臨清市新華路街道華潤社區的群眾找政府辦事是越來越方便了:用手機打開相關頁面,隨時隨地就可以查詢戶籍遷移、失業保險金申領、高齡補貼等業務的具體流程、所需材料、注意事項,再有不明白的,還可以通過與社區干部互動留言,進行詳細咨詢。
充分利用新媒體H5技術,自主設計出一套操作方便、簡單易學的為民服務小程序,這是華潤社區打造“一次辦好”社區服務升級版的新探索。
“原有的社區大廳存在窗口不足、事項不清、設施不全等問題,變‘群眾跑’為‘干部跑’,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已經迫在眉睫。”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任慶遠說。
如何讓群眾感受到社區“家庭式”服務的便利與高效?如何建設服務老弱病殘群眾的綠色通道?新華路街道的回答是,打造“馬上辦、幫著辦、一次辦”的服務體系,最大程度地方便群眾。
華潤社區立即著手對一樓綜合服務大廳進行綜合提升,設置綜合受理、民政優撫、計劃生育、勞動保障、就業創業服務、法律服務六個窗口和社區黨建、環境衛生、治安防范等業務科室。根據上級工作安排,梳理并公布“一次辦好”服務事項目錄,建立“為民服務臺賬”,能當場辦理的當場辦結,無法當場辦理的承諾辦結期限。他們在大廳醒目位置,設置意見箱和投訴電話,多渠道聽取群眾意見,并提供應急雨傘、老花鏡、飲水機、應急藥箱等常用物品和免費復印等便捷服務。
在服務大廳,服務人員統一佩戴工作證上崗,熱情禮貌、耐心細致,為群眾提供無缺位服務。華潤社區進一步加強業務培訓,由“專崗、專能”向“多科、多能”轉變,建立AB崗制度。
加快“黨員干部代辦”建設,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由村居“兩委”干部擔任代辦員、黨員擔任聯絡員,根據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報、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申報、農村五保供養等進行業務分類,定期進家入戶,按照辦理程序和要求,收集群眾相關證件材料,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業務。
通過工作人員實地走訪登記、群眾主動反映、村居“兩委”干部日常巡查、手機操作系統留言及各居、街微信群等多種渠道,社區對不同群體居民的需要有了深入了解,為提供高效服務奠定了基礎。
今年以來,華潤社區上門為70余名高齡老人辦理高齡補貼認證,為18名身患疾病、活動不便的群眾上門采集養老醫療個人信息,為11名家庭困難兒童開展心理疏導,社區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