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小區外墻重新粉刷了涂料,劃定了車位,地面得到了修整,新建了活動廣場,老人和孩子都有了活動場地……你看,現在小區變得多漂亮!”2019年12月24日,在聊城城區建設東路路北的雙力家屬院,李大爺高興地說。
雙力家屬院建于1993年。由于困難職工多、基礎設施差、停車困難、亂栽亂種普遍,小區住戶改造需求強烈。2019年,該家屬院被列入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程,隨著污水管網等市政設施的全面更新,樓面、樓道、房前屋后得到美化綠化,一排排路燈照亮居民回家的路,這個老舊小區真正實現了“脫胎換骨”。
雙力家屬院發生的可喜變化,正是東昌府區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惠民工程的一個縮影。2019年度,東昌府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40個,總面積41.16萬平方米,共4819戶,預計投資3855.2萬元。目前大部分施工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部分小區已經改造完畢。
為建立健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長效機制,推進改造工作開展,東昌府區出臺了《關于開展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和長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老舊小區改造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各街道對轄區內老舊小區改造負總責,各社區具體抓落實,同時明確了改造步驟和保障措施。近期,又出臺了《關于加強物業管理工作的意見》,對街道、園區和區有關部門的物業管理職責及老舊小區改造職責進行明確,在解決了老舊小區改造“誰來抓、怎么抓”的問題的同時,也為做好老舊小區改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制定改造工作流程是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開展的關鍵一步。為完善工作流程,在改造前,東昌府區扎實做好改造工程的立項、招投標、規劃設計等基礎性工作,特別是在規劃設計階段,廣泛征求小區居民的意見,逐個改進改造方案,確保改造方案科學合理;改造中,重點對施工單位的用料、工期進行督導,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確保工程順利推進;改造后,嚴格對照改造方案和省市驗收標準,組織辦事處、社區、財政、審計、監理、群眾代表等人員組成聯合驗收組,逐個進行驗收。
“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過程中,我區不斷總結摸索,建立健全了工作體制機制,為順利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東昌府區委常委、副區長江紹華說,“今后,東昌府區將借鑒外地先進經驗,通過PPP模式改造老舊小區,確保把這項民生工程抓好、抓實,讓老舊小區群眾享受改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