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正在聚精會神地上課。閱覽室內,學生正在如饑似渴地閱讀。
有一位校長,他雖曾為沒考上大學而抱憾,卻立志在家門口盡自己所能辦好學校,讓父老鄉親們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有一群老師,他們雖工作在一所民辦學校,卻始終充滿著對教育的熱情,為把父老鄉親們的孩子教育成才而辛勤地付出著;
有一所學校,它雖生在鄉村、長在鄉村,卻一刻不曾停下前進的步伐,源源不斷地把農村的孩子送出鄉村,送進更高學府繼續深造。
這所學校就是莘縣民辦學校“金牌校長”“最具影響力校長”王子軍創辦的莘縣利民學校。2014年、2015年,學校連續兩年被莘縣教育局評為“先進單位”,2016年、2017年被評為全市民辦教育“金牌學校”“最具影響力的學校”……如今,莘縣利民學校是莘縣四星級學校、省級二類幼兒園的綜合體。建校22年來,莘縣利民學校走出了一條引人注目的民辦學校發展之路,近四年中有兩年教學成績在莘縣180多所小學中位居前十名,并始終位居各鄉鎮小學之首。
村莊里升起的“明星”
千年古鎮朝城,341國道穿其而過。在鎮西靠近國道的位置,有一個村莊名叫白廟村,莘縣利民學校就坐落于此。
歷經22個春秋,莘縣利民學校從不成規模到小規模發展再到今天的大規模前進,從制度設施不具備、不完善到制度健全設施基本完備,從成績質量成鎮西明珠到響徹莘縣大地再到今天成為市級名牌學校。如今,莘縣利民學校已成為擁有48個教學班、在校生2000余人、教職工90余人的中等規模的封閉式民辦公助學校,下設幼兒園和小學兩個級部。這一切足以證明莘縣利民學校領導及全體教職工的水平。
在校長王子軍看來,家長和社會對學校的認可程度是衡量辦學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干啥的說啥,賣啥的呦喝啥,你的東西賣不岀去、生意不好,很說明問題。”王子軍說,“學校是搞教育的,無論是什么職稱的正式編制教師還是多高地位背景的校長,只要學校管理不行、成績不好、學生生源大量外流或招不到生,都不能代表能力。只有生源不斷,才能說明能力、價值與稱職,才能說明辦了人民滿意的教育。”
22年來,王子軍對教育始終不離不棄,這一切源自其內心深藏已久的一個遺憾。當年,王子軍因種種因素,高考落榜,沒能進入大學深造,這件事讓他至今仍覺得遺憾不已。“我年輕時酷愛讀書,但是沒上過大學始終是一個遺憾。”王子軍說,“可不能再讓自己的孩子、父老鄉親們的孩子因接受不到優質教育而遺憾了。”
遺憾漸漸地轉化為責任與擔當。為把學校辦好、辦出特色,王子軍四處取經,兼收并蓄,從實際出發總結出了一套辦學治校的“方針”:以“建立鞏固、統一、穩定、強健、有序的學校集體,邁入規范化、標準化、正規化、組織性、紀律性、質量性、安全性的道路”為方向,以“六十六條學校制度”為依據,以“建成且堅守社會和家長渴盼與青睞的學校,成為家鄉子弟永攀高峰的橋梁及登梯”為目標,堅守“質量是身軀,紀律是保證,安全是基礎,發展是道理”,以“立德樹人、砥礪品行、陶冶情操、全面發展”為宗旨,把“校風、教風、學風”始終作為師生思想教育內容。
師生們成長的“舞臺”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是莘縣利民學校22年來一貫堅持的辦學理念。學校開全課程,開足課時,配置專職教師任教,全科并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自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莘縣利民學校設置美術、音樂、體育、閱讀等特色課程,并安排專職教師授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室里,同學們專注而幸福的神情令人感動;操場上,毽子像翩翩起舞的彩蝶;跳繩“翻飛”,兩名男生“爭相向上”……漫步在莘縣利民學校校園內,時時刻刻都能感受校園的美好和生活的精彩。學校舉辦秋季運動會、慶元旦隊列體操匯演等活動,通過活動來對學生體育鍛煉情況進行“檢閱”。
近年來,莘縣利民學校不斷加快建設步伐,在改善辦學環境方面也走在了鄉鎮小學前頭。學校下大力度投資40多萬元鋪建了塑膠操場,利用三年時間將學校舊貌換新顏,并形成了辦學新思維:辦“合格、良心、青睞”的三有教育,育“知書、達理、健康”的三有人才。
盡管是民辦學校,但莘縣利民學校注重為教職工創造干事創業的平臺。學校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實行教師工資績效制度、貧困生補助制度和獎學金制度,一系列改革創新之舉為老師們釋放教育熱情拓展出一個良好平臺。王子軍認為,“實干+執著=成績”,他鼓勵教師以校為家,奮力拼搏。
學校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實行人性化管理,教師工資每年都增長,為老師解除后顧之憂。“在我印象里,老師們有困難和王校長說,他還沒有說過一個‘不’字,想方設法幫忙解決!”學校教師史春英說,在和諧有愛的氛圍下,老師把學校當成家一樣熱愛,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贏得家長們的一致認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歷經22年風霜雨雪,莘縣利民學校一路走來,步履鏗鏘。從5間民房126名孩子開始,到如今的在校生2000余人、教職工90余人的中等規模的封閉式民辦公助學校,學校正走在一條飛速發展的康莊大道上,相信明天的利民學校將更加輝煌。課間,學生在操場上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