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保民生、保運轉、抓緊生產的關鍵時期,這兩項工作都要抓好,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群眾的創造性,學會“彈鋼琴”,做到“既戰斗又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抓緊生產是全面的,不僅是工業企業和民生領域如此,其它行業都應這樣,要立足行業特點、創新生產方式、發揮群眾智慧,盡量將因疫情產生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
市建審施工圖審查有限公司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公司不等不靠,充分發揮數字化審圖的優勢,大力推行線上報審圖紙,開啟了“不見面審查”的辦公模式,對于需要到現場辦理的業務,則采取預約的方式,指定專人前去辦理。日前,已完成陽谷縣僑潤振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五里廟小區二期)、堤子王片區A2地塊21#-28#住宅樓項目審查,效果很好。而2月3日一天,冠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就通過“不見面”的方式辦理了泰山石膏(聊城)有限公司年產12500噸輕鋼龍骨項目、聊城綠建一品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年產10萬立方米裝配式建筑混凝土預制件項目、冠縣正路交通設施有限公司年加工5萬噸鋼管項目的審批手續。還有好多工業企業,有的提前復工,有的在春節期間正常生產,事實證明,只要防護措施到位,是能在加緊生產的同時防控好疫情的。
在這方面,思想認識和行動都要正確,尤其是不能有坐等思想,如果一切等疫情結束再討論生產的事,且不說可不可行,即便行得通,那也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而現在一邊防控一邊生產的方式是可行的、現實的,也能把損失降到最低,各行各業都要行動起來,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