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疫情防控期間,聊城涌現出很多不計報酬、逆向而行的英雄,他們有的是共產黨員,有的是退役軍人,其中有很多人同時具備兩種身份。危難時刻,他們用“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退役軍人我必須頂上去”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讓鮮艷的黨旗、軍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2月14日,寒流來襲,由9名隊員組成的第一批聊城特戰救援隊退役軍人突擊隊啟程奔赴湖北。他們頂風冒雪,連夜疾馳800公里抵達荊州,與當地紅十字會對接后,迅速投入一線防控工作。他們分為兩組,一組5人留守荊州市,完成紀南鎮衛生院集中隔離點、江陵縣黨校醫療后勤服務基地、普濟鎮隔離區等40多處地點的消殺工作;另一組4人奔赴武漢,連續三天對湖北省委黨校方艙醫院720個房間共4萬平方米進行無死角消殺。此外,他們還完成了武漢市鍋爐壓力容器研究所、漢南通用機場消殺任務。截至2月18日,突擊隊累計負重噴灑消殺劑10余噸,完成約40萬平方米消殺任務。隊員們每天平均工作10小時以上,累了就席地而眠,餓了就吃泡面補充能量。2月17日下午,抵達湖北第三天,突擊隊才吃上了第一頓盒飯。
2月19日,接到湖北一線傳來防疫消殺力量嚴重不足的消息,第二批特戰救援隊9名隊員又迅速集結出發,直奔湖北江陵。
疫情形勢變化很快,每一分鐘都不能懈怠。聊城的另一支尖兵——藍天救援隊在中共黨員、退役軍人、隊長許雷的指揮下,在醫院、隔離點、街頭、小區連日奮戰,展開消殺作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爭分奪秒,而其中,救援隊黨支部的十幾位黨員充分發揮刀鋒作用,帶領隊員創造出了一串串震撼的數字。截至2月19日,聊城藍天救援青年防疫突擊隊完成單位、社區、村莊等699處公共場所消殺任務,消殺面積達1088萬平方米,出動隊員420人次、車輛143車次消耗295噸藥水、479公斤消毒劑、370公斤醫用酒精、汽油5500升,任務時長累計達到220小時,志愿服務時長累計達到4690小時。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隊友們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奉獻。
退役軍人是社會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聊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集體研判形勢,積極部署防控,及時發出“八項倡議”號召,發動廣大退役軍人踴躍參與,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戰救援隊、藍天救援隊——兩支重要的社會力量立即響應,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特戰救援隊由聊城退役軍人發起成立,是以全國退役軍人為骨干力量的民間公益救援組織,僅在聊城地區就有600余名隊員,他們先后參加過雅安地震、魯甸地震、九寨溝地震、壽光水災等大型自然災害救援。總隊長、聊城市最美退役軍人、入黨積極分子秦一杰為海軍蛟龍突擊隊退役特種兵,兩次赴索馬里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也是電影《紅海行動》的原型之一。在出征湖北儀式上,特戰救援隊發出了“疫情不退,我們不回”的錚錚誓言。聊城藍天救援隊則是由黨員帶頭、以退役軍人為先鋒組建成立的聊城市第一支青年防疫突擊隊,成為我市防疫應急部門的重要補充力量。
社會最需要的地方、防疫最困難的時刻、攻堅最險重的擔子,黨員和軍人先到、先上,這是動員令,更是宣言書。直面疫情,東昌府區交警大隊成立“軍人尖刀班”、97歲老復員軍人楊孟安祖孫三代捐款捐物、退役士兵護士高志參加援鄂醫療隊、陽谷籍火箭軍“劉士兵”休假不休戰……曾經,千千萬萬的烈士用他們的熱血染紅了旗幟,現在,仍有千千萬萬的勇士沖出來,讓鮮艷的黨旗、軍旗在最困難、最危險的地方獵獵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