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為促進我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盡快復蘇,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基礎上,市文化和旅游局科學應對文旅產業新形勢,確保文旅產業健康發展,多措并舉,全面推動文旅企業復蘇,引導、鼓勵藝術培訓類文化企業開發、開放線上教學資源,為戰“疫”貢獻力量。
全市藝術培訓類文化企業自覺響應號召,積極開發、開放線上教學資源,讓孩子足不出戶就能接受書法、音樂、美術等多種藝術教育,停課不停學,線上文化培訓迎來新高點。
大觀國藝
“‘短’字寫得挺好,‘豆’字就有些松散了……”
“通過這段時間的線上書法學習,大家都有很大的進步。今日內容,課下多練習,寫完直接發群即可……”
疫情發生以來,大觀國藝積極開發、開放線上教學課程,組織多樣性的教學活動,通過微信群、短視頻、直播、公共郵箱共享等多種方式,引導孩子在家上課學習,形成了“老師線上教學,學生在家聆教”的良性互動。
在大觀國藝書法微信群里可以看到,老師提前將視頻錄制好,集中時間帶著學生一起學習。線上課程結束后,布置線下作業,學生在家自主完成作業,并發到群里,老師逐一點評。這個字該怎么寫、技巧是什么、以后要注意哪些問題……兩三個字,老師點評的語音少則十幾秒,多則近一分鐘,種種疑難,被一“網”打盡。
大觀國藝毛筆書法老師肖慶洲,每天為學生錄制教學視頻,涵蓋顏體、柳體等多種字體,確保疫情防控期間書法教學不間斷。而18集書法微電影《翰墨中華》公開課,則帶著孩子們在顏真卿、歐陽詢等書法大家的經典作品中盡情徜徉。
書法、國畫、古箏、圍棋……傳承國學經典,啟蒙琴棋書畫,幾十天下來,大觀國藝的線上教學已初見成效。邢兆苒小朋友一直在學習顏體楷書,線上與老師積極互動,原本性格內向的他,如今都能隔著屏幕大膽向老師提出問題了。
“通過線上學習,孩子的書法非但沒有落下,字反而寫得越來越好,現在在家也能靜下心來好好練字了。”四年級學生王光昕的媽媽對大觀國藝的系列線上教學非常認可,在給老師回復的信息中,她這樣說。
“看著學生們一天天的進步,自己從內心感到高興。我們愿意與同學們、家長們一道攜手前進,共克時艱。”書法老師李媛媛說。
童畫美術
2月12日,聊城童畫美術教育正式推出藝術課程公益在線學習活動,把教室搬到每個孩子家中,為孩子們提供與眾不同的美術課。
作為我市美術培訓教育機構的典型代表,聊城童畫美術教育選擇抗“疫”而行、迎難而上,集結骨干教師,以孩子們在家中能夠收集到的材料為學習工具,進行美術創作,精心錄制每一節課程,不間斷地為學員和家長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
“無論是線上授課,還是線下授課,課程內容、聽課體驗、教學效果都是相同的”,這是童畫美術教育在教學中始終堅持的“三相同”原則。盡管老師們無法和孩子們進行面對面的指導交流,但每次課程結束后,童畫的老師都會布置練習作業,相應的遠程輔導也會持續跟進。如果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跟校區美術老師取得聯系,家長也可以把錄制好的講課視頻回放給孩子看,以此來加深理解,順利完成美術練習、教學目標。
曉雯音樂
不只是大觀國藝、童畫美術教育,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曉雯音樂爭分奪秒完善AMT365軟件,調整課堂形式,增設網絡直播課程。2003年,曉雯音樂在非典時期研發了“MYMT”軟件,在2013年升級轉型為“AMT365”,如今又派上了用場。2月1日,農歷正月初八,曉雯音樂通過AMT365線上召開開學典禮,全面啟動線上授課;2月11日,曉雯音樂推出“音樂學習線上平臺免費進社區”活動,為沒有音樂基礎的幼兒少兒提供音樂基礎啟蒙教育;2月15日,第一節公益課堂參與觀眾突破5.7萬人,2月22日突破6萬人……
疫情當前,曉雯音樂還積極與臨清市非遺保護中心、高唐縣文化館聯合,不僅為轄區居民提供免費線上教學,同時為投身全國疫情一線(隔離病房)的白衣勇士們及他們的直系子女免費提供一整年音樂素質教育及所有課程。
小天才機器人
聊城小天才機器人教育中心也迅速行動,以最快速度推出了線上公益人工智能大課堂。春節期間,為保障教學效果,該學校技術精英放棄假期休息時間,積極研發線上課程,同時進行多輪線上教學測試,確保教學內容全、質量優。授課結束后,及時和家長溝通反饋,不斷對課程進行優化,為孩子提供更加專業的人工智能教育。自2月10日線上教學平臺推出后,已有近千人在線接受教育。
由“面對面”到“屏對屏”,變的是教學形式,不變的是市文化和旅游局、藝術培訓類文化企業在疫情特殊時期對人民群眾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