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文章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作為科技戰線的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綜合多學科力量,統一領導、協同推進,在堅持科學性、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加快研發進度,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文章指出,要加強藥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床救治相結合,切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盡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科研攻關要把危重癥患者救治當作頭等大事,強化科研攻關支撐和服務前方一線救治的部署,堅持臨床研究和臨床救治協同,讓科研成果更多向臨床一線傾斜。要加快藥物研發進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財金博源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關鍵零件及輕量化部件智能制造項目、日發紡機新型高效無紡布裝備項目、富鋒高端汽車零部件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加速推進或建成投產,為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注入了蓬勃力量。
創新驅動,突破“卡脖子”技術
前不久,在上海舉辦的法蘭克福汽配展上,鑫亞格林鮑爾有限公司的高壓共軌系列產品吸引了多家外商的關注。
公司副總經理李清介紹:“共軌噴油器總成是高壓共軌系統中最關鍵的一個部件,也是柴油發動機的心臟部件,對汽車的環保、節能及整車性能起到決定性作用。上海展會期間,企業對這款產品進行了重點宣傳推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企業正在緊張有序地按訂單生產產品。”
高壓共軌系統作為國家35項“卡脖子”關鍵技術之一,前幾年一直被國外壟斷。鑫亞格林鮑爾拿出500多萬元科研經費,經過兩年上百次試驗,最終研發成功了性能更加優良、成本更低、壽命更長的新型共軌噴油器總成,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提升了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如今,鑫亞格林鮑爾每年都要拿出銷售收入的13.5%用于技術研發,已經開發了兩百多種型號的共軌噴油器總成,涵蓋市場需求的絕大多數品種。
科技創新能力決定了產業發展的“上限”,對技術密集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來說更是如此。為加快培植一批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高新區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
與鑫亞格林鮑爾一樣,日發紡機同樣靠攻克“卡脖子”技術,開辟了發展新天地。過去,高端無梭織機研發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特別是控制花型變化的電子開口技術,我國長期受制于人。日發紡機研發團隊經過上千次試驗,把伺服電機的控制模式從原來的往復運轉升級為單一方向的連續運轉,增加了曲柄連桿機構,最終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去年第四季度,公司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