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春風,喚醒了蓄力一冬的田野。廣袤的田野上,隨處可見人們忙碌的身影,多地農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投入到春耕備耕生產中。
3月11日,記者走進全市萬畝郵農場,感受活力涌動的春耕季。
耕種模式悄然改變 老調彈出清亮新曲
據了解,郵農場項目是聊城郵政以互聯網為載體,將大數據、遙感技術、農技專家、農資廠商與農技服務相融合,為農戶提供一站式全程跟蹤科技服務+托管服務+套餐服務的智慧農業平臺。3月11日上午,聊城郵政將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送到冠縣定遠寨鎮侯家村。
“無人機噴灑農藥的效率是人工的60倍。”在侯家村示范田內,12架無人機在農田上方盤旋,噴灑下層層薄霧,給莊稼穿上了一件健康的“外衣”。
“無人機噴灑農藥效率高,每分鐘能噴
村里有了服務專員 為農民開啟“私人定制”
“春天我哄地,秋天地哄我”,這是淳樸的勞動人民在年復一年的勞作中總結出來的道理,所以對待土地,他們尤為用心。
在人們的印象中,農民春耕要穿梭于各類農資超市,然而,郵農場的農戶卻不一樣。“郵農場是一種半托管模式,郵農場服務專員將科學的種植方案發給農戶,實施精細管理和統防統治。”石薛村村級服務專員石子義說。
郵農場項目在每個村設立一名村級服
從643畝到10786畝 壟上星火漸燎原
從最初的643畝到2020年小麥返青季的10786畝……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郵農場以其特有的模式獲得了農民的青睞。
“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果,是因為這一服務模式得到了群眾的認可。”袁金亭告訴記者,萬畝郵農場內,農戶通過科學種植、精細管理、全面統防統治,大大促進了農作物的增產增收。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全市郵農場拓展到冠縣、莘縣、臨清、度假區4個縣市區的11個鄉鎮,發展農民會員5853戶。灑一畝地。”冠縣郵農場工作人員錢建坤告訴記者,采用無人機噴灑農藥可大幅提升作業效率,有效避免污染問題。
在無人機飛防的同時,郵農場工作人員還為村民們普及種植知識。“郵農場推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結合時間節點、溫度天氣對農田精準施肥,有效減少了藥肥的使用量,降低了藥肥成本,農肥使用量比傳統種植降低了20%以上,讓農民省時省力又增收。”侯家村村級服務專員侯學明說。
務專員,服務專員負責對接分散的小農戶,為農戶提供“科技+托管+套餐”服務。
除此之外,服務專員最大的作用是推動科學種田方案落地。“服務專員負責搜集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大小問題,由在線專家半個小時內給予答復;按照方案要求配肥,通過平臺向廠家定制肥料,待產品送到后分發給會員,并指導、監督會員科學使用肥料。”郵農場項目負責人袁金亭說。
“現在,我市分散的小農戶種植仍然占到了80%以上,無法將統一、科學的種植方案落實到高產田中去。”袁金亭告訴記者,“郵農場項目將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在進行全程科技指導的同時,通過農機對接,從單環節托管逐步過渡到多環節、全環節托管,讓老百姓逐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推進農業生產現代化,力爭2020年在全市所有農村鄉鎮全面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