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劉道之村還不是現在這個名字。當時,一位叫劉道之的進京郎中,路過村莊,發現村民都得了一種病。他在村莊周邊收集蒲公英,煮水給老百姓喝,沒過幾天,病就好了。為了紀念這個郎中,村莊改為劉道之村。將蒲公英做成泡水的茶葉,也成為該村代代相傳的技藝。
經過不斷傳承創新,蒲公英茶的種類也有了更細的劃分。現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沖泡茶葉,和其他花草茶一樣;另一種是“蒲公英咖啡”,用炒過的蒲公英根沖泡,再用濾茶器過濾后飲用。前者是黃色的茶,帶有苦澀的土味,后者顏色、味道都很像咖啡,但不含咖啡因。
劉道之蒲公英茶葉按照傳統的炒茶工藝制作,經過選葉、洗葉、殺青、揉搓、烘干等工序。茶葉選用鮮嫩的蒲公英葉子,經黃河水沖洗,再經傳統手工制作。茶水顏色類似于紅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劉道之土法榨油歷史也較為悠久。據傳,劉道之土法榨油采用家庭式作坊,所用油房有些特別,類似于農村的全封閉式房子。一般深約10米、長20米,屋面起架高4米,兩邊各有一個突出的寬4米的耳房,一邊是油場,一邊是磨房。由于只在秋后才開始榨油,只榨冬三月,投入大,使用時間短,所以油房比較少,真正掌握榨油技術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如今,劉道之土法榨油在保留原始風味的同時,引進了部分先進設備,既保證質量,又提高了生產效率。由于其采用傳統的榨油工藝,口味較為獨特,深受村民喜愛。
劉道之傳統豆腐已有200多年歷史。從原料的選取到成品豆腐,每一步工藝都飽含傳承人辛勤的汗水。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食之香氣撲鼻,營養價值極高。
劉道之文化旅游度假村成立后,三項“非遺”產品被納入展銷中心,煥發出別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