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歷史悠久,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醫患推崇。
姜氏膏藥,源于清光緒年間,已有150多年歷史,由李海務街道倪官屯村村民姜文炳研制而成。
當時,連年戰亂、民不聊生,作為士兵駐扎地,倪官屯村周圍跌打損傷、骨折患者極多,很多村民、士兵出現關節紅腫、頸肩腰腿疼、關節炎等癥狀。姜文炳多方搜集民間秘方,遍尋良藥,熬制出一種黑色膏藥,為不少士兵、村民祛除了病痛。
第二代傳承人姜西澤、第三代傳承人姜之林,都參加了革命,擔任部隊衛生員。姜之林從部隊轉業后,終生致力于骨傷、骨病研究。
第四代傳承人姜國旗,自幼隨父學習中醫正骨、內功推拿及姜氏膏藥制作技藝,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學習,提高了醫療技術。1987年,姜國旗畢業后,經常與省內外知名專家進行技術探討,獨創了別具一格的姜氏正骨八法及透視直視下快速正骨技術。
姜國旗在遵守傳統工藝基礎上,不斷豐富、完善秘方,把姜氏膏藥的藥用價值發揮到極致,姜氏膏藥也成為獨秀于中醫醫學之林的民間精品。
第五代傳承人杜德臣、田振國,在正規醫學類院校畢業、取得醫師資格證后,跟隨師父姜國旗學習姜氏膏藥制作技藝。
姜氏膏藥由血竭、自然銅、三七、紅花等幾十種中草藥配制而成,純手工古法煉制。熬藥的關鍵,在于掌握下丹的時間、藥膏的老嫩火候。下丹后,需不停地攪拌,保證質量和色澤。熬制過程中,溫度要達到300攝氏度以上,分批投藥,一直熬到能“掛絲”,熬制成的藥滴水成珠而不散,等水分完全蒸發,藥才算煉好了。
救死扶傷,醫者仁心。姜氏膏藥每年治愈骨傷、骨病患者萬余名,贏得了患者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