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聊城 > 正文

青春之花在鄉村綻放

來源:聊城日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0-03-22 21:02:21

  春風拂楊柳,萬物始復蘇。在位于冠縣柳林鎮大楊莊村南的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里,聊城市優秀退役軍人、村黨支部書記楊本凱這些天忙得連軸轉。村里的七彩農場預計10月開園運營,楊本凱正催著工人加班加點趕進度。在村東頭大棚里,油桃正在孕育果實,又大又圓的茄子被裝上卡車,發往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一年之計在于春,自2016年楊本凱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大楊莊村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

  滿眼是活兒 勤勞肯干

  楊本凱18歲那年,父親因車禍導致嚴重殘疾,為給父親治病,家中欠下了十幾萬元債務,楊本凱只能輟學了。楊本凱的姥姥是一名老黨員,受她的影響,楊本凱的母親燕秀芹決定送兒子入伍。“‘人’字好寫人難做,去部隊鍛煉吧。”“媽,你一定要好好等我回來,兒將來能撐起這個家。”入伍前夕,母子離別情深。

  母親的決定是英明的。在部隊短短兩年時間里,楊本凱懂得了紀律約束,習慣了吃苦耐勞,部隊還培養了他最重要的一個好習慣:滿眼是活兒。戰友的事,他熱情地幫;部隊的事,他搶著干。2006年底,楊本凱退伍入職濟南一裝飾工程公司做司機,從此,該公司的4部車再也沒去過洗車房,都是楊本凱義務清洗,連空調縫他都擦得一塵不染。工作之余,楊本凱還利用晚上的時間學電工、會計、計算機等,并逐漸接觸公司主要業務,從最初承接幾萬元的工程到后來承接幾百萬元的工程,逐漸成長為裝飾行業的行家里手。冬天是裝飾行業的淡季,閑不住的楊本凱就在濟南擺攤賣鞭炮,頭腦靈活的他居然將1個攤點,在兩年時間里發展到了8個攤點。

  憑著勤勞和節儉,在濟南沒多少年,楊本凱就買了房買了車。

  自掏腰包 為民修路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2014年,楊本凱抱著建設美麗鄉村、報效家鄉父老的理想,回到家鄉成立了房產公司,并開發了冠縣柳林鎮文軒佳苑小區,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16年,大楊莊村黨支部書記出現空缺,楊本凱決定試一試,他要競選村支書,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經過競選,有著黨員身份、能干事的楊本凱成功當選。然而,當選后的楊本凱發現,近2000人的大楊莊村各種問題和矛盾還真不少:村莊被溝渠環繞,有限的幾座橋年久失修,村民去種地只能選擇從溝里爬上爬下,苦不堪言。楊本凱決定首先解決村民反映最強烈的生產橋問題。村集體資金有限,修橋的費用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村里沒錢,我來墊。”楊本凱擲地有聲,他從家里拿出100多萬元錢,找了4個施工隊同時施工,短短一個月,大楊莊村就架起31座溝渠橋。與此同時,打通、拓寬村路,建設綠化帶,為3公里村路安裝122盞路燈……在楊本凱的努力下,村里的基礎設施一一改善。

  路通了,燈亮了,村子大變樣……對這個年輕的村支書,村民氣順更服氣,在豎起大拇指的同時,也產生出更多的新期待。

  產業扶貧 群眾致富

  村莊要發展,必須有產業。“對沒有任何產業底子的大楊莊村來說,要想發展,只有先向土地要效益。”帶領村民考察過全國多地的致富樣本村之后,2017年5月,楊本凱邁出發展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步伐。他成立了冠縣文軒豐潤果蔬專業合作社,投資1000多萬元建起了占地17.3公頃的52個溫室大棚以及冷庫等配套設施,按照“村委會+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經營管理,推廣高新種植技術。楊本凱還充分利用村里的廢舊坑塘,種上蓮藕,為村集體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俺加入合作社并承包大棚種植果蔬,兩茬下來,1.5畝的大棚一年純收入有五六萬元。”村民李忠海高興地說。李忠海之前只有1個大棚,現在和另一村民同時管理著8個大棚,“收入很好。”李忠海很開心。

  產業發展帶動村民普遍增收,楊本凱還大力開展產業扶貧,投資近500萬元,分別建設了大拱棚2.3公頃、油桃大棚6.7公頃、智能溫室5000平方米,使得大楊莊村及周邊322戶貧困戶、540人享受到扶貧收益。村民楊序平有著穩定的扶貧收益款,同時又在油桃大棚里打工,一年能多收入近2萬元。楊本凱重點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為30多名貧困群眾安排了就業崗位。村民楊延舉沒有其他親人,長期靠撿破爛為生,楊本凱為他申請舊房改造資金,幫助他建好一處有正房、院墻,各種居家設施齊全的新居。楊本凱時刻不忘幫助貧困家庭的學生,為他們申請助學貸款及各項扶貧資金,90歲高齡的貧困戶穆其婷經常講:“別看俺支書年齡小,但真是俺的大好官!”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楊本凱用軍人本色、黨員成色帶領全村群眾全力追趕時代目標,如今,以農業為依托,融合紅色文化、軍旅文化、武訓精神、民俗文化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內正在建設5000平方米的玻璃溫室,項目建成后,不但可以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能為村民提供至少30多個就業崗位,還能改善區域人文環境,豐富城鄉文化生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里,楊本凱將留下屬于他的那精彩一筆。楊本凱在坑塘里種下蓮藕,為村里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肉丝少妇被日字幕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无卡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