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掉隊了,搬家這個事兒咱不能掉隊,我這就抱著你趕上它們。”3月15日早上,高新區韓集鄉大楊村村民顏紅英抱起自家的小豬,腳步匆忙地跟上了搬家的大部隊。村民們笑著說:“連小豬都跟著支持新農村建設了!”
最近,經過大楊村拆遷復耕小組工作人員的宣傳發動,顏紅英一家自覺配合村里拆遷復耕工作,搬出老宅,等待入住大楊村三期新房。“一想到可以住上樓房了,心里就很激動。先期建設的那兩期房子非常漂亮,樓房終歸比平房好收拾,下回創建‘美麗庭院’說不定我們家也能獲獎!”顏紅英激動地說。
中國人重視根源,與老宅告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兒。老宅子飽經風霜,承載著幾代人的喜憂哀樂,記錄著整個家族的奮斗歷程與平淡生活、柴米油鹽。不少村民感慨,從兒時就在家中院子里玩耍,村西頭的老井和榆樹,家中的老算盤、八仙桌,一個個老物件仿佛都在含情脈脈地訴說著不舍與鄉愁。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不僅可以提升農村居住環境與生活環境質量,也是當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的主要方式,對于農村長遠發展意義重大。如今這里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鄉村振興示范點選擇落戶、市農科院項目順利入駐、社區辦公樓及時啟用、社區幼兒園開園迎來新生、市區往返公交車602路掛牌停靠……這一項項成績足以說明,拆除舊房不代表故土根斷,入住新居卻預示著富裕新生。
“下一步,我們要探索各村老物件收集與保存方法,做好記錄,希望在以后能為大家提供一個全面的,有溫度的鄉愁回憶館,讓大家住上新房子也不會丟掉老回憶。”韓集鄉大楊村黨支部書記龐延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