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聊城市市場監管局出臺措施,從防疫應急事項“協助辦”、開通檢測計量服務“應急通道”、鼓勵企業參加“三保”行動等九個方面,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轉產擴產。企業喊“渴”,市場監管系統的這場“及時雨”落地效果怎樣?企業得到了哪些便利?記者對部分企業進行了采訪。
轉產擴產快兩天辦完醫用隔離服生產資質
茌平區金號家紡集團是全國知名的家紡產品生產企業。疫情發生后,醫用防護物資告急,企業決定轉產醫用隔離服。時間緊,生產許可等各種手續能否快速辦理?如何辦理?
“茌平區市場監管局主動幫助我們整理‘三證’、辦理工人健康證明等手續。資料送到聊城市市場監管局后,國家一類(非無菌)隔離服生產資質手續順利辦結。從提出問題到手續辦完,僅用了2天時間。”金號家紡集團副總裁杜光介紹,目前金號家紡每天可生產醫護隔離服1萬套。同時,市市場監管局靠前進行質量監管,幫助企業盡快將產品投放市場。
為有效保障一類醫療器械的供應,市市場監管局結合本市實際制定《一級響應期間疫情防控急需醫療器械特殊管理措施》,啟動了一類醫療器械應急備案程序。受益于備案程序簡化、辦理時間縮減,金號家紡于2月15日正式大批量生產醫用隔離服后,僅用三天時間,首批隔離服就已下線,并捐往湖北戰疫一線,同時保證了本地供應。
復工復產快183家食品生產企業開足馬力
3月14日,高唐縣洛凰食品(山東)有限公司車間內一條條生產線全線開工,企業完全恢復生產。洛凰食品在接到復產的通知后,面臨防疫物資緊缺等問題。高唐縣市場監管局積極與相關部門和企業溝通,幫助企業協調解決了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短缺等難題。
高唐縣是全市唯一的食品生產加工示范基地,也是全省十個基地之一。自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作用,鼓勵企業、商家把參與“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行動的承諾落到實處,切實保障百姓“菜籃子”“米袋子”。
高唐市場監管局采取伸手幫、現場促、嚴格管等方式,助力全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復工復產。對重點食品企業,市場監管人員通過上門指導其落實人員管理、廠區消殺等防控措施,抓好進貨查驗、出廠檢驗等重點環節,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風險管控,保障企業生產有序進行。截至目前,高唐縣183家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全部復產,涉及群眾生活必需的糧食加工品、飲料、肉制品、糕點等品類源源不斷的供應市場。
上門服務快一個電話叫來重型檢衡車
2月21日上午的一通電話,聊城市計量所所長王景巖至今記憶猶新。
那天,衡器檢定一部接到莘縣慶豐建材有限公司打來的求助電話。該公司用于稱量原料的大型電子汽車衡失準,大量生產原料進不了廠,無法啟動機器復工復產,急需技術人員對失準衡器進行檢定調試。
該企業地處莘縣魏莊鎮,距離計量所60多公里,并且疫情期間出動重型檢衡車需辦理通行證。王景巖第一時間作出指示:“不能讓任何一家企業因為計量不準而影響到復工復產,這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責任。”從安排專人辦理通行證,到指派黨員干部驅車出檢,到達慶豐建材僅用時1個小時。檢定人員馬上開展現場檢定,經過2個小時的反復調試,終于將失準汽車衡調修合格,達到國家檢定規程要求。企業負責人原本緊張的心情終于放松下來,對計量所工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
開通計量檢測服務“應急通道”,是市市場監管局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措施之一。該局對疫情防控所需產品開辟“立即辦、馬上辦、快捷辦”應急檢驗檢測通道,隨到隨檢,并在第一時間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具備條件的安排上門服務、現場檢定校準,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計量技術服務,助力企業順利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