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人管的空宅子,到亂扔垃圾的‘臟亂差’,再到整潔的‘后花園’,你說村里建得這么好,還不停征求大家意見,你說咱們能不高興嗎?”3月19日,冠縣清泉街道東三里村村民朱士文一邊“炫耀”著村里的變化,一邊投入到自家院子的清掃工作中。
用“制度+政策”把穩工作方向。清泉街道以閑散宅基、殘垣斷壁清理工作為抓手,構建“街道統籌、管區推進、村莊落實、群眾參與”的四級聯動工作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同時,通過村村響、明白紙、入戶走訪,最大程度動員廣大群眾投入到環境整治工作中來。截至目前,清泉街道除拆遷村外的33個村莊,共有170余名黨員干部、400余名群眾投入到該項工作中。
用“修整+綠化”美化人居環境。遵循“能修則修、應拆盡拆、綜合利用”原則,此次環境整治工作主要針對閑散宅基、殘垣斷壁清理,對房屋基礎較好、有居住需求的閑散宅基、殘垣斷壁進行修補修繕;對存在安全隱患、無人居住的閑散宅基及殘垣斷壁,引導群眾進行拆除,并在清理出的空閑宅基上種植石楠等綠色植物,美化村莊環境。截至3月15日,清泉街道共清理閑散宅基、殘垣斷壁370處。
用“督導+考核”推動工作開展。清泉街道堅持問題導向,以嚴督實導為手段,促進問題整改,推進工作落實。由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帶隊,紀工委牽頭,科級干部和管區黨總支書記參加,組成街道人居環境整治專項督導組,通過定期觀摩,逐村、逐胡同檢查,列出各村莊存在的問題,明確整改時限,把評比檢查成績計入各村莊年底考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