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茌平區胡屯鎮谷堂村,新鋪設的水泥路寬闊整潔,硬化后的胡同通往家家戶戶,路兩旁剛剛栽種的海棠生機勃勃……自開展“家家整潔,村村清潔”自主治理行動以來,胡屯鎮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圍繞創建“四凈”整潔家庭,“四無”清潔村莊的目標,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主動性,推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環境更宜居
“我們計劃今年夏天以前建好健身廣場,安裝好健身器材,村民到時候就能在廣場乘涼了。”說起村里的建設計劃,谷堂村黨支部書記谷東照話語中充滿干勁。該鎮在人居環境提升工作中,鼓勵各村根據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有的村建起了健身小廣場;有的村在較寬的道路旁栽上了海棠、冬青、法桐等苗木;有的村對空宅和村內荒地進行平整清理、種上了蔬菜;有的村還建設了村內景觀……同時,各村對原有排水溝全部進行了清理疏通,目前已疏通3280米,并新建排水溝3425米。針對旱改廁后續維護和規范化升級工作,胡屯鎮建立問題臺賬。截至目前共收到問題113條,已解決87條。
家園更和諧
街道環境提升了,庭院整潔也不能落下。胡屯鎮采取“各自為戰、分散治理”的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宣傳報道各村的典型經驗,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主動性,切實提高轄區百姓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以前村子里垃圾隨處可見,現在不一樣了,連家門口胡同里都鋪上了磚。每天有專門的車來清運垃圾,我這小院里也得收拾干凈,種上花和菜。”記者走進老官李村李之章的家時,他正在自家院子里清理衛生。像李之章這樣的“美麗庭院”在老官李村還有30多戶,雪白的墻面,整齊的院落,村村清潔、家家整潔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
機制保長效
胡屯鎮在提升人居環境的同時,通過建立三項制度,構建起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長效機制。
該鎮建立了環衛清運制度和保潔員考核制度,保障各村的垃圾定時清理,村內衛生有人清掃。在各村內建立胡同長制度,黨員干部帶頭做好自家以及房前屋后的清潔衛生工作。
“胡同里一共住著六戶人家,之前要挨家挨戶做工作,叮囑村民不亂堆垃圾,保持庭院整潔。現在,大家都自覺地維護環境衛生,我們胡同的衛生工作被評為村里的先進,大家都感到很光榮。”老官李村胡同長李慶山說。隨著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深入推進,村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改變,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農村衛生環境整治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