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某某市公安民警某某,你名下有個賬戶涉嫌疫情詐騙,請你配合警方工作先把電話進行呼叫轉移。為了消除你的疑慮,我可以讓你通過QQ視頻看一下警官證……”
近日,我市出現了多起疫情版“冒充公檢法”詐騙案,接到預警后,聊城市縣兩級民警立即啟動快速反應機制,持續進行信息研判,與時間賽跑,跟詐騙分子拼速度,想方設法聯系上受害人,最終成功阻止了案件的發生,避免了經濟損失。今年以來,我市共破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成功處置預警6234起,避免損失600余萬元。
全力以赴 保護群眾財產
“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以受害人涉及疫情詐騙、經濟犯罪為由,首先騙取受害人設置電話‘呼叫轉移’至一個空號,關閉接收信息,以躲避警方攔截勸阻,然后再利用微信、QQ‘指導’受害人進入連環詐騙圈套,通過QQ、微信聯系,讓受害人去假公檢法網站、把錢轉至‘安全賬戶’等,騙取受害人資金。”市反詐中心民警牟秉杰告訴記者,3月21日下午,市反詐中心接到反詐騙預警數據平臺的預警提示,我市出現了3起疫情版“冒充公檢法”詐騙案。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刻也耽擱不起。聊城市縣兩級民警立即啟動快速反應機制,持續進行信息研判。由于受害人電話都被設置“呼叫轉移”,撥打一直顯示空號或者無法接通,聊城市區兩級民警只能另辟蹊徑,跟詐騙分子拼速度,想方設法通過聯系受害人家人、對受害人手機進行保護性停機、聯系其工作單位、與外地警方啟動聯動機制等方式,才最終制止了騙局的繼續發展。
反詐中心的民警提醒大家,當市民接到自稱公檢法人員的電話,凡提到安全賬戶、清查資金、轉賬匯款的,都是詐騙;凡是自稱某部門工作人員,主動“幫”你轉接電話至公檢法的,都是詐騙;凡是要求通話內容絕對保密,或通過網絡出示“通緝令”“警官證”的,都是詐騙;凡是自稱公安人員要求通過電話、QQ、微信做筆錄的,都是詐騙;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網吧等隱蔽環境接受調查或自證清白的,都是詐騙!
多管齊下 打擊防范整治
疫情期間,不少不法分子盯上了口罩市場實施詐騙,通過聊天軟件進行“交易”,待受害者轉賬后,將受害者拉黑。全市反詐民警嚴陣以待,24小時在崗在位,對本地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快速反應、深入研判、縝密偵查,自偵的13起案件,全部形成研判報告,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擾亂社會秩序、侵害公民財產安全的突出問題,我市公安機關堅持問題導向,樹立“有解思維”,切實把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作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堅持打擊防范整治多管齊下,堅決遏制犯罪高發勢頭。
據了解,今年我市公安機關圍繞“發案數下降、損失數下降,破案數上升、抓人數上升”的“兩降兩升”目標,做實做強專業化反詐隊伍,規范警情處置,加強案件深度研判,強化部門協調配合,持續發力、齊抓共管,不斷提升打擊治理水平;市反詐中心全天候值守,對電信網絡詐騙特別是涉疫情警情,秒級響應,快速登記處置,扎實做好相關預警勸阻、緊急止付等工作,盡最大可能減少發案和損失;按照“防范為主、全警聯動、廣泛宣傳、務求實效”的原則,全面動員,深入基層,進一步建立健全常態長效的防騙宣傳機制,力爭做到全面覆蓋、人人皆知,把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知識普及到千家萬戶,揭露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增強廣大人民群眾識騙、防騙能力,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案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