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司法部表彰了40個社區矯正先進集體,其中山東省有2個單位上榜,東昌府區社區矯正管理局位列其中。
全國先進殊榮緣何花落東昌府?東昌府區司法局局長李國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我們的社區矯正工作,那就是,工作創新是關鍵,確保安全是底線。”完善12項制度
東昌府區司法局修訂完善了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例會、通報、教育培訓、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12項工作制度,對工作流程進行了細化。定期開展社區矯正大回訪,由局機關紀檢部門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不定期抽查,及時發現社區矯正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圍繞調查評估、日常監管、居住地變更、請銷假管理等環節,邀請紀檢部門參與,核查是否存在違法違紀現象,嚴肅工作紀律,確保依法、公正、廉潔履職。
創新幫教方式
東昌府區司法局著力打造集學習教育、公益勞動、技能培訓于一體的社區矯正基地,為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提供了場所保障。及時梳理、提煉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組織精干力量編寫了《社區矯正知識問答手冊》《社區矯正對象教育讀本》《社區矯正工作操作指南》等通俗易懂、內容全面、實用性和操作性較強的統編教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聊城佳音社會工作中心,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專業化、去標簽化管理服務,一方面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菜單式、個性化的幫教服務,另一方面引導社區矯正對象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各類公益服務活動。截至目前,該局共篩選出676名符合條件的社區矯正對象,組織他們參與幫助孤寡老人、貧困戶和平安東昌建設等志愿者活動,達到從心靈矯正到行為矯正的雙重目的。
作為全省“智慧矯正”試點單位,東昌府區司法局把“智慧矯正”作為區委重要改革創新舉措,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力度,先期投入110萬元,在局機關和全區各司法所安裝了遠程視頻督察和視頻點名系統,并依托社區矯正監管指揮平臺,建立了全區社區矯正對象信息庫,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信息錄入、監督管理、手機定位、風險評估、矯情研判等。
東昌府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社區矯正工作,始終把提高社區矯正信息化水平作為推動東昌府區社區矯正工作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抓手,思想上重視、工作上規范、措施上支持。東昌府區堅持在硬件建設上補短板、求突破,在人、財、物方面大力支持,區政府根據工作需要,為區司法局新增社區矯正辦公用房500平方米,撥付專項資金230萬元,用于社區矯正規范化建設。
東昌府區司法局堅持以確保安全為底線,以提高教育矯正質量為根本,健全制度機制,規范執法行為,優化教育幫扶,全力推進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2016年至今,全區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225人,解除矯正1009人,未發生個人極端事件、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刑事案件,真正實現了“管得住、矯得好、不出事”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