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聊城 > 正文

郁馥芳馨 思念無盡

來源:聊城日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0-05-13 17:01:42

 

  

  
□張戈

  1988年,我有幸拜識了著名金石畫大師朱復戡先生及其夫人徐葳老人,這是我人生中最榮耀的事。不料,翌年朱復戡先生仙逝,我再也不能聆聽先生的教誨。在這之后,徐葳老人開始對我加以培養,直到2019年老人病逝,這一培養就是30年。

  在朱復戡先生生命的最后10年中,徐葳老人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才使得朱先生煥發出藝術青春,留下許多傳世佳作。朱先生仙逝后,徐葳老人舉起弘揚朱派藝術的大旗,為建立朱復戡藝術館、推動朱復戡遺作出版作出了巨大貢獻。所有這些毋庸我贅言。

  徐葳老人是杭州人,一直生活在上海。在我和徐葳老人交往的30多年中,老人給予我的幫助和關心太多太多,我一生也報答不完這份恩情。如今,我只能在回憶里懷念她老人家,老人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循循善誘如同昨天?!?教我做人

  徐葳老人見我酷愛朱派藝術,曾笑呵呵地對我說:“你也是一位‘朱迷’啊。”從此,“朱迷”就成了我的雅號。平常,老人也就以自身和朱先生的一些教導,對我言傳身教了。

  朱先生從不隨便寫字送人,如果要送,就很認真地去寫。在朱先生看來,寫一幅字可能花十幾分鐘,但人家可能掛一輩子。非要讓他隨意應酬,就是刀放在脖子上他也不干。做人做事都嚴謹認真,不應付了事,是朱先生的做派。

  有次,徐葳老人跟朱先生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她和賣菜的討價。朱先生就說:“你還缺那幾毛錢呀,人家也不容易!”窺斑見豹,朱先生做事一向為他人著想。

  說真話,則是朱先生一生堅守的信念。“說真話,心里舒服?。?rdquo;“不好,干嘛讓我說好呢,那反而是害人的!”“干什么事都不要夸大,一是一,二是二。”

  在徐葳老人的言談中,這些雖是一些細小之事,但深深地感染著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不麻煩別人是一種修養,這在徐葳老人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即便是到了晚年,生活上老人能自理的,從不讓人幫忙。老人病逝后的告別儀式,只幾位親人參加,而這,也是遵照她老人家的遺囑——喪事從簡去辦的。老人真是處處不想為他人添麻煩,但當我聽到老人在2019年5月23日逝世的噩耗時,真是五內俱焚、淚如雨下。

  老人告訴我:“我這一生不容易,風風雨雨,最苦的特殊時期,都堅強地挺過來了。”“開開心心是一天,愁眉苦臉也是一天,何樂而不為呢!”徐葳老人在生命的最后3年中,動了兩次大手術,但都樂觀、坦然地面對病痛。徐葳老人還經常說起一些教導,“大家在一起和和氣氣才好”等,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銘記終生?!?書刻引路

  學好書法不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特殊愛好,一個是迫切需求。見我癡迷書法篆刻藝術,徐葳老人對我說:“你應當是特殊愛好了。”

  上世紀90年代,朱復戡先生出版的藝術資料很少,而我內心渴望找到朱先生各個時期的手跡以臨摹學習。徐葳老人就給我“開小灶”,同意我來到她家中,看朱先生的一部分資料。我一看就是好幾天,真是如饑似渴、眼界大開。再后來,因為我編輯《朱復戡金石書畫》一書,老人幾乎讓我看遍了朱先生早、中、晚各個時期的珍貴手稿。其中,有一部朱先生早年的線裝印譜,因時代久遠,外面的函套已近損壞。為減少人為翻看,老人很少拿出來。但是,當我提出再看這部印譜時,徐葳老人說“成全你”,并反問我看過幾遍,我都沒敢大聲說“看過三遍了”。

  我剛開始學習朱先生的大篆書法時,苦于資料缺乏,會寫會識的字少,也缺少范本。20多年前的一天,我忽然收到徐葳老人給我寄來的朱先生在“文革”時期寫的毛主席詩詞37首大篆小稿復印件,并附一短信:“你天賦聰穎,盼你多加臨摹,再加努力,一定前途無量,切勿辜負我對你的期望。”老人的這幾句話,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鼓勵著我努力學習、奮勇向前。

  在我學習朱先生書法藝術的過程中,徐葳老人不僅提供資料,還親自點撥我如何更高效地學習。學習朱先生書法之初,我學得不像,心里很著急。有一次,徐葳老人就讓我把她家里墻上掛著的一幅朱先生的草書取下來,放在書桌上,蒙上宣紙,雙鉤下來,回去再慢慢填墨。老人說,這樣進步會更快些,并囑咐我慢慢體會,自有進步。我豁然開朗。

  老人謙虛地說:“朱先生在世時,我總是忙這忙那,沒太多時間向朱先生學習。有一些是在朱先生給學生講課時聽到的,一并傳授給你!”30年來,徐葳老人對我總是不厭其煩、有求必應,看到我的書法有點滴進步,總是給予鼓勵和表揚。

  “朱先生寫字非常輕松自然,寫出的大篆很美,就像一朵花,看不厭的!”“學書法要掌握好原則、理論,不能盲目實踐”……老人的這些金玉良言,對我的書法之路產生深遠影響,讓我受用一生?!?待我如親

  老人一生慈善,待人熱情,又善解人意,尤其對晚輩的提攜更是不遺余力,讓我非常敬佩。

  上世紀90年代,我第一次到上海去老人家里查看書法資料。“朱先生又派你來學習了。”徐葳老人風趣地對我說。

  那時,我少不更事,在老人家里吃住了好幾天。老人每天給我做好三餐,又找出資料讓我看,還給我講述朱先生的事跡。真是給老人添了很大麻煩。后來,我和老人聊起這段往事,表示歉意。老人卻輕松地說:“我都忘記了。”每每和老人合影,我提出要站著,但老人總是拉過椅子,讓我坐在她身旁。

  其間,我每次到上海看望徐葳老人,她不是留我在家吃飯,就是在外面的酒店招待我,席間不停地給我添飯加菜。2015年初,徐葳老人特意讓家人在外灘海龍海鮮坊提前預定好房間、宴請我們。老人是想讓我們看看外灘的夜景,品嘗一下特色的海鮮,并招呼家人來陪我們,我真是受寵若驚。還有,我每次從老人家出來,老人總是親自送我到院門口,站在那里目送我遠去,我幾次回頭,看到老人還站在那里沖我揮手呢。每回想到這一幕,幾令我落淚。

  老人去世的前一年,我前去探望,老人對她兒子說:“張戈到上海來,別的地方是不去的,也不逛什么商場,就是到我這里來。我就是累點,也就是這幾天,他來一趟不容易。”

  作為一個晚輩,能得到老人這樣的禮遇,我不勝感激。其實,我得到的老人的厚愛何止這些,真是太多太多了。

  1995年歲末,《朱復戡遺作展》在上海美術館開展。展前,老人給我寄來了請柬,但我因故未能參加,非常遺憾。出乎意料的是,月余,我就收到了徐葳老人給我寄來的一份刊載著朱先生專版的《解放日報》,還有兩張照片:一張是展覽開幕的照片,背面用鋼筆標明了每個人的姓名和職務,有十幾個人;另一張是老人與汪統先生的合影。老人寫道:“此人就是汪統。”我有了這么多的資料后,很快就寫成了《朱復戡為汪統刻百印》一文,并于1998年發表在《大眾日報》上。

  徐葳老人待我如親人,處處關心抬愛,讓我感恩不已?!?結緣聊城

  徐葳老人共來過聊城三次,后兩次是在朱先生去世以后。1993年來聊城專訪,我父親出面接待,老人給我們帶來了剛由上海人美出版社出版的朱復戡先生的《修改補充草訣歌》《大草千字文》二書,并簽字留念。

  最后一次是2010年,老人專程來聊城看望我們父子。老人故地重游,把朱先生留有墨寶的地方又重新走訪了一遍,并告訴我:“聊城現在建設得這么漂亮,我真開心。”之后的兩年,老人又跟我說:“我還想去一趟聊城,到你們那里走一走,我現在跟聊城越來越有感情了。”我經常和老人聯系,盼著老人再來一次,可老人因身體原因終未成行。這成了我終生揮不去的一個遺憾。

  2016年,老人身體已經很虛弱了,但依然牽掛著上海電視臺為朱復戡先生錄制專題片的事。當拍攝的具體時間確定下來后,老人立即通知我到上海參加節目錄制。其間,老人還帶著我們到上海玉佛禪寺錄制節目,讓我得以見到朱先生為玉佛禪寺設計的多件青銅重器、為真禪法師的畫像以及其八尺巨幅對聯墨跡。在專題片錄制中,我主要談了朱先生在山東的影響、應邀到聊城的一些情況。這些都是老人家給我提供的寶貴機會,讓我也借機宣傳了聊城。

  徐葳老人以文化結緣我的家鄉聊城,讓我緬懷一生。

  老人的高貴、睿智、達觀、勤勞、善良,成了我美好的回憶。還有很多很多,可我筆拙,無法用文字表達。謹以此文紀念徐葳老人這位“偉大的夫人”逝世一周年。

 ?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成人污在线观看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先锋每日更新在线资源 | 中文字幕有码~第一页 | 亚洲性色第一页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