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廣大市民對保險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很多消費者也正在考慮購買保險,但面對眾多的保險條款往往陷入困惑,只能依靠銷售人員的介紹。今天,我們就談談保險產品的“五要素”,快速了解保險主要信息,幫助大家明明白白買保險。“五要素”,簡單地說就是五個字:人、責、期、額、費。
人:誰能保——保險條件。保險不是誰都可以購買的,不同的保險產品需要滿足一些不同的保險條件。比如,一些人身險有年齡條件限制,一些疾病險有身體狀況條件限制等。
責:保什么——保險責任。這類保險在哪些范圍內能提供保障、能解決我們哪方面的問題?一般在保險合同中都會寫明。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仔細閱讀了解,明白保險能保什么,當然也要明白保險不保什么。
期:保多久——保險期間。保險期間是指保險合同的有效期,也就是這種保險能為消費者提供多長時間的保障。不同的保險產品,保險期間也不一樣,短的有保一年的,長的有保終身的。
額:保多少——保險金額。保險金額指消費者在保險期限內,發生了保障范圍內的情況,保險公司最多給多少錢。任何保險合同,無論是人身保險還是財產保險,都有保險金額。保險金額是一個最高限額,超過這個金額,保險公司就不再給了。
費:交多少——保險費。保險費指消費者購買保險時,需要給保險公司多少錢。保險費受保險責任、保險期間、保險金額等影響。不同的保險產品,保險費不一樣,繳費期間也不一樣。不過,保險費在保險公司設計保險產品時已經基本確定好了。
比如,張三沒得過重大疾病,在保險公司花了3萬元購買了一份重疾險,約定20年內患了癌癥等重大疾病最高賠償50萬元。這其中,“沒得過重大疾病”就是保險條件,“患了癌癥等重大疾病”就是保險責任,“20年內”就是保險期間,“50萬元”就是保險金額,“3萬元”就是保險費。
都說保險太復雜,是因為它有很多產品。我們不知道哪個產品適合自己,不會挑選。其實保險產品像洗衣機、冰箱等產品一樣,有不同的規格、型號,有時我們無需了解它的原理,只要了解它的功能和服務就可以了。消費者在閱讀保險合同時,多從這“五要素”去了解,基本就可以買得明白、買得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