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魯西骨科醫院外科接診了一名急性膽囊炎合并膽囊多發結石患者,醫護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順利為患者解除了病痛。
近一年來,患者李女士上腹部經常疼痛,她一直認為是胃病犯了,每次都是靠吃藥緩解疼痛。前些天,李女士腹部突然劇烈疼痛,難以忍受,家人趕緊將她送到了魯西骨科醫院診治。經B超檢查,醫生發現李女士患的是急性膽囊炎合并膽囊多發結石。在山東慶松微創醫生集團苗慶松院長指導下,魯西骨科醫院外科主任周廣生為李女士施行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手術僅用時20多分鐘,術中出血量僅30毫升。術后第二天,患者恢復良好,可以進水進食。
“剖開患者切除掉的膽囊,我們發現膽囊里滿是‘泥沙狀’結石,這樣的膽囊已經喪失了正常功能,并且,這些細小的結石在體內游走,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這種情況十分危急,很有可能導致病人急性感染性休克并危及生命。”周廣生說。
據悉,泥沙樣膽囊結石患者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發熱與寒戰,腹痛后常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飯后上腹飽脹或隱痛,平時有上腹不適及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多為持續性,并伴隨著膽囊萎縮或膨脹,膽囊萎縮較嚴重的,可能不再出現癥狀,此時膽囊已經喪失功能。最佳的治療方法就是利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切除膽囊,將病變的膽囊和泥沙樣膽囊結石一同切除。相對于傳統手術需要開腹切除、創口大、恢復慢、感染風險大的特點,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具有創口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點,還克服了傳統手術后切口感染率高的臨床難題。該技術目前成為了許多患者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