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62年的聊城四中,始終秉承教書育人的至高理念,以打造優質課堂、溫暖課堂、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如今,新校區也已完成規劃,新老校區一脈相承、相得益彰,讓更多的學子在此啟航,圓夢青春。
特色教學,助力圓夢大學
“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本來已經喪失語言學習的信心,接觸到日語后,又重新樹立了信心,成績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聊城四中教師曹學山介紹。
聊城四中于2017年開設了日語教學課程,為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日語教師團隊立足于課本,積極引進先進的網絡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單詞、語法、對話、聽力等通過動態視頻、照片、動畫和音樂的方式生動展現出來,使得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有聲有色。
“2020年高考,學校日語班畢業生再創佳績,也推動了四中在名校突破與本科錄取總數上的‘雙提升’,多名同學考入中央財經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山東大學、中南財經大學等省內外重點高校。”曹學山說。
銳意教改,打造高效課堂
近年來,為實現名校突破,聊城四中銳意實施教改,積極打造高效課堂。
從初中部的“小組教學”,到高中部的“精細化課堂”,教師全身心投入,努力在每一次教學過程中精益求精;從課堂聽講到背誦檢查,從作業書寫到錯題改錯,每一步都有同學互檢、老師抽查。學生們認真聽好每一節課,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于腳踏實地中實現自身的突破與成長。
正如高二年級主任胡棟廷所說:“如何滾成一個巨大的雪球?只需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認真的態度、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學校每一位教師的特質。幾年過去,聊城四中教改取得豐碩成果,本科錄取總數也從原來的兩位數,到現在突破500余人。
用愛領航,培養美德少年
在畢業留言簿上,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李志猛這樣寫道:“我期望在你們今后的人生字典里,沒有冷漠、懦弱和無情,熱情、勇敢和善良成為你們的本色。”
每年,聊城四中團委、政教處都會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愛國主義系列教育活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九一八”事變演講比賽、“走復興路,圓中國夢”演講比賽、“家風、家書、家訓”作品評比,“美德少年”“孝心少年”評選……多種形式的德育教育,讓紅色基因及愛國主義情懷深深根植于每一屆學子的心中,引領孩子們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及榮辱觀。
站在教育發展的浪尖上,聊城四中改革創新的勢頭正勁。“四中人一定會不辱使命,不辜負全區人民的重托,在建設一流學校、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道路上高歌猛進,取得更加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