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第21個“世界急救日”,今年活動日的主題為“疫情下的急救”。為了傳播應急救護知識和理念,提高應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推動紅十字救護工作的開展,9月12日,東阿縣陳集鎮衛生院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提高醫院醫護人員的急救技能,向大眾普及救護知識和技能。
“心跳驟停現象在現實中并不罕見,它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奪走生命,熟練掌握心肺復蘇術不僅是醫護人員的責任,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在醫院開展的心肺復蘇培訓課上,醫院外科醫生張德順首先講解了心肺復蘇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隨后的講解過程中,張德順邊講解邊進行現場操作,讓到場參與培訓的衛生院醫護人員掌握急救技巧,能在事發現場挽救生命,盡可能多地降低傷者的受傷害程度。“希望通過急救知識培訓,提高衛生院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讓他們在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和突發事件時,能快速、準確地進行判斷,并迅速展開正確的自救互救,為安全生產和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張德順表示。
為了提升村民的急救意識,深入普及急救知識及技能,活動當天,陳集鎮衛生院還組織臨床人員進社區、進集市開展義診并進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醫院臨床醫生針對呼吸道梗阻、心跳驟停等居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詳細地演示了處理方法和技能。同時,醫務人員在現場擺放好道具,通過現場互動的形式,讓村民們參與到演練中來,使大家對急救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原來這急救不是隨便按按就行的,現在咱們也知道這知識了,以后遇到這種情況知道該怎么辦了!”一位村民在現場實際操作了心肺復蘇術后說道。
主題宣傳活動的開展,幫助群眾提高了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能力,在社會上形成了“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健康氛圍,傳播了紅十字會人道救護理念。參與宣傳活動的醫院工作人員表示,“能讓更多的家庭和群眾掌握急救知識,在事發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提高大家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生命和健康,這就是我們組織活動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