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年輕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煉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10月10日,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今年以來,聊城團市委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主線,按照市委“重點工作攻堅年”要求,凝聚青年力量,積極主動作為,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脫貧攻堅、文明創建等各項任務中彰顯青春擔當、展現青春作為,水城大地處處閃耀青春光彩。
搭建青年建功平臺
人才是最具活力的發展要素。如何吸引青年人才、服務青年人才,關乎聊城的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團市委緊緊圍繞助力招才引智這一中心,先后舉辦“青鳥計劃·優選水城”青年人才座談會、“青鳥計劃·春風行動”線上直播招聘會等一系列富有青春特色的活動,“青鳥計劃”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目前,已有90家用人單位通過“青鳥計劃”小程序發布就業崗位2188個。同時,團市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等部門(單位)累計開展線上直播招聘活動13場,發動680家用人單位發布5360個優質就業崗位、12936個用人計劃,吸引了30萬余人次在線觀看,3167人參加求職;舉辦3場線下招聘活動,發動320余家企業參會,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700余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此外,聊城團市委還積極開展青春作伴校友行動、青春創業就業行動和青春實踐實習行動,搭建廣聯系、常態化的校友交流平臺;與山東大學、重慶大學等10所高校建立聯系,梳理各高校聊城籍學子信息,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組織全市515名大學生開展“青鳥計劃·優選水城”暑期實習實踐活動,參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相關工作。
青春力量更有“溫度”
日前,冠縣微風公益協會青年志愿者向清泉街道西谷子頭村吳書臣等14位老人送去了熱水壺、食用油等生活用品,讓老人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和溫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聊城團市委開展了“金暉助老”“牽手關愛”等青春扶貧行動,為脫貧攻堅貢獻了青春力量。
今年6月,團省委啟動“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聊城團市委迅速行動,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8至14歲兒童打造獨立的生活學習空間。在騰訊“99公益日”期間,市縣兩級“希望小屋”項目得到92854人次捐贈,線上共募集241萬元,捐款額位列全省第六。截至9月29日,全市已有“希望小屋”476個,其中建成232個、在建117個,另有127個準備開工。
不僅如此,聊城團市委積極開展青年志愿服務,在綠化、春運、文明創建等方面展現青春力量,擦亮了志愿服務的聊城品牌,發起“我為祖國種棵樹”系列主題活動,共舉辦活動8場;春運期間組織開展“暖冬行動”,組織志愿者在汽車站、火車站等地開展志愿服務;開展“創城時”主題活動,重點推動文明交通和文明宣傳志愿服務……活躍在城鄉的“志愿紅”成為水城最美風景。
補齊自身建設“短板”
共青團基層組織是共青團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今年以來,聊城團市委堅持黨建帶動,不斷加強鄉鎮青工委建設,大力推進“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夯實共青團基層工作基礎。
團市委著力構建“市級統、縣級導、鄉鎮行”三級貫通聯動工作架構,打造直通互聯、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努力補齊基層短板。截至8月10日,全市136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青工委。團市委大力推進“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2018年來,共先后選樹各級好青年9877人,其中省級好青年16人、市級好青年234人、縣級好青年750人。
此外,聊城團市委還轉變作風,不斷加強機關建設,組建“三遍訪”服務隊,累計收集各類問題建議30個,幫助協調解決14個,上傳平臺16個;結合市委干部作風整頓活動,出臺《關于在市縣共青團領導機關開展“1+5+1”交友、結親活動的實施方案》,促進團干部進一步深入基層、問計青年、幫解難題。
青年勇擔當,奮斗正當時。“聊城團市委將堅持黨建引領,強化從嚴治團,努力‘抓基礎、出特色’,帶領廣大青年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在新時代綻放青春光彩!”聊城團市委書記徐保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