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以工代訓政策落實現場推進會在東阿縣人社局舉行。“根據以工代訓政策,企業最高可申請200萬元補貼,這對聊城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市人社局就業辦主任寧吉木說。當天,全市各縣市區人社局負責人齊聚東阿縣,學習臨清市、東阿縣的先進經驗,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推進政策落實。
今年,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大以工代訓力度支持企業穩崗擴崗的通知》,明確了企業新吸納就業和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企業以工代訓政策,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補貼。新的補貼政策在原政策基礎上進行了調整,認定標準放寬,政策執行期延長,補貼上限提高,補貼范圍從中小微企業擴大到大型企業。
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行業,按規定給予企業每月500元/人、最長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資金支出渠道不變,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所需資金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列支,對專賬資金支撐能力較弱的市,省級專賬資金給予適當補助,支持地方落實以工代訓補貼政策。困難企業補貼標準上限提高,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困難企業最高補貼額由10萬元調整到30萬元,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批發零售5類行業中的大型企業最高補貼額由50萬元調整到200萬元。
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登錄“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進入“網上辦事”“公共就業服務”模塊,在“山東省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上服務大廳”頁面注冊企業基本信息,提交相關材料,申請以工代訓補貼。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通過,公示無異議后,將補貼資金直接支付到企業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