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畫馬的人很多。但像唐雙寧以狂草入畫,可謂獨樹一幟,寥寥數筆,各種姿態的馬便躍然紙上,或狂放不羈,或健碩彪悍,或騰空飛奔……
10月26日至28日,聊城天氣澄和,風物閑美。唐雙寧一行來到江北水城,游歷運河古都,了解魯西風物,俯仰之間,感受聊城文化。其間,他欣然接受聊城當地文化學者的邀請,留下大寫意抽象馬作品。
唐雙寧曾任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1954年生人,經歷了上山下鄉、恢復高考、改革開放等歷史事件,曾長期從事金融工作,現主要從事文化研究和藝術創作。
“可能是由于我自己屬馬,我非常喜歡畫馬。也正是由于我對草書的執著,對西方抽象主義藝術的學習,促使我把書畫藝術融合到一起。”唐雙寧分享自己的藝術之路時說,東方抽象的藝術傳承是書法和寫意,工具是傳統的東方繪畫工具,思想基礎就是儒釋道。儒家思想用一個字概括就是“仁”,釋家思想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空”,道家思想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無”。所以東方抽象以空靈、氣韻作用于人的感官,通過直接表達真善美體現儒家“仁”的思想,通過留白的形式體現釋家空靈的精神,通過氣韻表現道家的理念。
唐雙寧介紹,中國畫的大寫意講求“遺貌取神”“得意忘形”,澆胸中塊壘,抒寫“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之浩然正氣。他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抒寫浩然正氣,描繪正大氣象。例如《烏騅馬》系列,便將項羽自刎前為護愛駒而將烏騅馬推入舟中、但烏騅馬卻躍入江中殉主的忠貞、傷情、決絕和悲壯,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為之動容,畫面彌漫出一種悲劇的力量和悲情的美感,傳遞著至真、至義、至情、至愛的高尚情感與節操,與他上述創作理念高度契合。而他為這系列畫作所填的詞《漁歌子·畫馬》則將他的主觀情感和自我感受表述得至為情真意切:“紙上蹄聲筆下風,聲聲泣血染長空。垓下鬼,楚家雄。烏騅魂骨不江東。”他為《春風得意》題的詞《南歌子·畫馬》:“筆下疾風起,胸中意氣傾。潑出紙上馬蹄聲。萬緒千愁一踏碎如星。”同樣將他內心的豪邁和激越,通過筆下力的宣泄,釋放得極為酣暢淋漓。
說到人生話題,唐雙寧對年輕人給予厚望,“如今的年輕人都是高速公路般的人生,身處偉大的新時代,希望他們追求自身價值,活出立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