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暖意傳遞至冰冷的角落,掃除心中的陰霾,這是他們正在做的事。自11月13日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正式啟動“冬日送溫暖”主題黨日活動以來,百名駐市直黨代表積極行動、主動擔責,詳細了解困境兒童生活需求,嘮家常、問冷暖、聽民聲、解難題,給100位困境兒童送去黨的關懷。
在市直機關黨員服務群眾工作站暨駐市直黨代表工作室的引領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冬日送溫暖”主題黨日活動,正逐步走向深入,關懷,也從物質方面生發開來,延伸至方方面面。
解決就業難題
“孩子有點內向,不愛說話,這樣的性格對他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了一定影響。我們不僅要幫助孩子走出生活的困境,還要讓他走出心靈困境。”11月20日,在第一次對接困境兒童李聰(化名)時,駐市直黨代表,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繼峰說。
李聰的母親因精神問題,在生下李聰后不久就走失了,李聰的父親10年前因車禍去世,目前他和姑姑姑父還有年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李聰所面臨的就業問題,程繼峰非常重視。
回到單位后,程繼峰召開專門會議,和黨支部成員一塊商量,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辦法,同時,積極聯系市人社局定點培訓機構一剪美培訓學校,為李聰提供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和李聰及其家人商量后,11月26日,李聰走進了學校。
學習過程中,一剪美培訓學校為他制訂了全日制培訓計劃,考慮到孩子的家庭條件問題,還為其免除學費及住宿費。“讓孩子學到技術不是主要目的,關鍵還是想讓孩子能夠獨立生活,以后能自己開個理發店,徹底解決他的生活問題。”一剪美培訓學校校長臧親光說。
“在一次其他學生的畢業典禮上,李聰還上臺唱了首歌呢!”市人社局人事科科長魏麗紅說,一開始想讓孩子先去適應一下,沒想到孩子不僅學到了技術,還打開了心結,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希望能夠聯合多方面的力量,來幫助困境兒童,讓他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還有社會的溫暖、堅定信心,陽光自信地成長生活。”程繼峰說。
消除上學后顧之憂
隆冬已至,水城仍暖。12月8日,駐市直黨代表,聊城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總編輯朱茂明一行來到東昌府區斗虎屯鎮許廟村許道明家中,開展“冬日送溫暖”主題黨日活動,看望其家人,了解其學習生活情況,為他們帶來黨的關懷與溫暖。
在走訪交談中了解到,許道明6歲時父母雙亡,爺爺奶奶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成人。目前他正在聊城工業學校讀書,最近正跟隨老師在外地實習。在許道明奶奶的家里,朱茂明仔細地了解家中實際難題,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
當知道孩子明年考專科時,朱茂明與孩子家人約定,想辦法一起培養孩子,讓孩子練好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許道明的奶奶聽到這些話感動不已,流下熱淚:“孩子挺聽話,也挺爭氣,知道黨這么關心他,他也一定會更加努力……”
由于許道明身在外地,朱茂明要了他的聯系方式,約好以后保持電話聯系,及時溝通,為他解決實際困難。并和孩子奶奶商定,等孩子放假回家,一定再來看望他,消除其上學深造的后顧之憂。
長期幫扶直至成年
“小朋友幾歲啦?爺爺給你帶了小書包,里面都是給你的玩具。”12月3日上午,駐市直黨代表,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商光勝去許營鎮西衣村看望困境兒童周宇(化名)。“苦什么,都不能苦孩子,幫助這些孩子是我們作為黨員該做的。”商光勝說。
當天上午,市司法局機關黨支部與市仲裁辦黨支部、魯西公證處機關黨支部志愿者,共同組建起志愿團隊,一同來到這里。
周宇的母親去世,父親屬聽力殘疾,現在父子兩人與爺爺一起生活。商光勝仔細地了解,他父親的殘疾證有沒有辦理,殘聯是否有照顧……并為小周宇帶來了聊城仲裁辦黨支部、魯西公證處機關黨支部志愿者捐贈的書包、保溫杯、羽毛球及球拍等用品。
關愛困境兒童,需要貼心關懷,立足長遠,更需要不停回望,保持幫扶不斷線。
9歲的朱曉(化名),家住東阿縣新城街道朱集村。父母雙亡,有一個19歲的哥哥,目前由大爺大娘撫養。了解到這些情況,商光勝向朱曉的大娘周榮華(化名)詢問了小姑娘的心理狀態和朱曉哥哥目前的生活方式。
“我們還是要建立長效幫扶機制,而且,不能止步于關懷,要從學業、生活、成長等多方面對孩子予以關心和幫助。”商光勝說,接下來我們會幫扶孩子直至大學畢業,會每周通一次電話,每月進行一次家訪;開展互動交流,堅持“上門走訪”與“外出活動”相結合,鼓勵志愿者帶著自己的孩子同困境兒童開展聯誼交流、參加公益活動;爭取政策支持,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了解對困境兒童幫扶的各種政策,看困境兒童家庭是否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積極與兒童所在的學校溝通聯系,爭取相應的學費減免、資助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