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幾天后會出現生理性黃疸,皮膚變黃,看上去像個“小黃人”,一般一兩周后都會自然消退。然而,出生11天的樂樂(化名)黃疸不僅沒有消退,還發展為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癥。幸運的是,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的醫生迅速啟動換血預案,通過換血治療,讓樂樂轉危為安。
樂樂出生11天時,父母帶她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查體,社區醫生發現她的黃疸值太高,建議帶她到醫院就診。到達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時已經是下午5點多,樂樂全身皮膚都呈現黃色,手心、腳心、鞏膜也已經變黃,新生兒科醫師周坤判斷,這可能是病理性黃疸導致的高膽紅素血癥,便立即安排抽血化驗血清總膽紅素,并建議將孩子送到重癥監護室治療。由于樂樂的父母
不舍得與孩子分離,周坤便將孩子安
排在普通病房接受四面光療。就在接受藍光照射時,樂樂突然
發生抽搐,這意味著孩子的大腦受到了膽紅素的影響,必須立即干預,以免對腦部產生更嚴重的影響。這時,血清總膽紅素的化驗結果也出來了,證實了醫生的判斷。
新生兒科確定立即實施換血療法。換血療法通過置換新生兒體內的血液交換出其中的膽紅素,以預防高膽紅素水平對新生兒腦的損傷,進而預防遠期神經系統并發癥,是目前治療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標準做法。東昌婦幼新生兒科成立了換血小組,啟動緊急換血預案,用了2個小時時間成功為樂樂換血。換血后,樂樂的總膽紅素降至189umol/L,效果顯著。經過幾天的藍光照射后,樂樂黃疸消退,痊愈出院。據了解,這是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今年開展的第六例新生兒換血術。
當寶寶在母親子宮內時,為滿足對氧的需要,體內會產生大量的紅細胞。寶寶出生后,建立了肺部呼吸系統,血氧濃度迅速升高,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紅細胞,因此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導致膽紅素產生過多。新生兒的肝臟功能尚不健全,無法及時處理膽紅素,或者新生兒排便有延遲時,多余的膽紅素會被腸道再次吸收,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因此造成新生兒出現黃疸。
為何樂樂的黃疸會如此嚴重?通過與樂樂的父母溝通,周坤了解到樂樂出生后存在喂養不足的情況,導致體內的膽紅素未能及時排出。“一般來說,新生兒只要多吃多排,生理性黃疸就會自然消退。”周坤提醒新生兒父母,如果孩子皮膚越來越黃、精神不好,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媽媽為O型血,寶寶為A型或B型血,容易發生溶血性黃疸,也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