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賽場上,選手們牢記使命,以堅定的意志品質和精湛的技藝技能,取得驕人成績……你們的拼搏奮斗必將激勵全市更多技能勞動者和青年學生努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創造新業績、實現新夢想。”
12月17日,聊城市技師學院召開“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表彰暨經驗交流座談會”,會上,市人社局領導宣讀了市政府賀信,并向獲獎選手頒發獎金,連同學院給予的表彰共計發放獎金數額12.3萬元。就在不久前,學院建筑工程系教師李明帶領王青博、谷士財2名選手代表山東省參加中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最終取得混凝土建筑項目第4名的好成績,同時入選國家集訓隊備戰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既為聊城及山東爭得了榮譽,也讓聊城因職業教育,再一次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目光。
頂住壓力 從容入場
“九點正式開始比賽,需完成抄平放線、鋁模板支設、木模板切割拼裝等多個步驟,每一步我們都要求自己做到高標準、高質量、零誤差。”谷士財回憶。
此次競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舉辦的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的全國性職業技能賽事,是技能大賽中的“奧林匹克”。其中,混凝土建筑項目是勞動強度最大、工種最多、比賽時間最長的項目之一,不僅考驗選手的體力,更考驗著他們的智力與團隊協作能力。比賽強度與競爭難度的雙重作用下,參賽選手的壓力不言而喻。
“不要看其他人做得怎么樣,圓滿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可以了。”在李明的鼓勵下,兩名選手頂住壓力,從容入場。每天6個小時的高強度比賽里,為了如期完成作品,他們總是跑著完成每一個動作。比賽中,兩人多次被鋼筋劃傷,王青博拼裝鋁模板時手指劃傷,血止不住地流,但他們無暇顧及,繼續比賽。汗水混著血水,浸透了他們的衣服,也最終鑄就了他們的成功。
首次參賽的2位學子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也刷新了我市選手參與技工大賽的最好紀錄。“你們首次參賽就能進入國家集訓隊,很不錯!”在向省廳檢討成績不夠理想時,領導們用這樣一句話,肯定了選手們的付出,也向學院表示了祝賀。
精心備戰 再添新功
談及成績的取得,李明用“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進行了總結。
從今年大年初三至選手返校,參賽師生一直在網上學習圖紙識讀,研究鋼筋和模板下料、混凝土振搗等理論知識。自省賽選拔至今,他們沒歇過一個周末和節假日,通宵加班更是常態。沖刺階段,李明眼睛中的毛細血管再次破裂,選手們全部感冒,但他們仍堅持魔鬼訓練,只為在全國技能大賽中占得一席之地。
“大國工匠一定都是在勤學苦練中成長的。為了心中的信念,我們選擇了堅持。”谷士財說。
近年來,技師學院高度重視技能大賽,成立大賽工作領導小組,創新大賽工作機制,逐步建成了集教學、培訓、大賽、鑒定、創業于一體的實訓基地。2019年,師生獲技能大賽獎項159項,其中國家級24項、省級66項,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山東選拔賽中,混凝土建筑賽項包攬了前三名。2020年,學院獲技能大賽獎項124項,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43項。在8月份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中,學生安恩強摘得鋼筋工項目銀牌,也是我省獲得的唯一一塊獎牌,為山東爭得了榮譽。
“勞動創造世界,技能成就未來。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繼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爭取在技能大賽取得更高、更好的成績,為祖國、為山東、為聊城再添新功!”聊城市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德云如是說。
編輯點評:普通教育看高考,職業教育看大賽。數月的辛苦訓練,終于成就了我市選手參與技工大賽的最好成績。王青博、谷士財2名選手用目標信念指引著前行的方向,用工匠精神鑄就了心中的信仰。他們是我市技能人才的突出代表,更是技師學院師生努力拼搏的一個生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