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好規矩,養成好習慣,成就好人生。自開學走進東阿縣第三中學的校門,在開學典禮上投下“心愿瓶”,“未來三年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愿望便深深扎根在三中學子心中。培養規則意識,習慣養成教育,感恩愛國愛家……東阿三中關注學生德育教育,開展“生命成長課程”,涵蓋了開學典禮、軍訓、感恩教育、中考誓師、畢業典禮等內容,為學生的幸福一生奠基。
樹立規則意識,埋下夢想種子
“初中三年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樹立規則意識能讓他們的一生受益。”東阿三中校長趙祥明說。新學年之初,學生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并在開學典禮上進行匯報表演。通過軍訓,學生學會了遵規守紀,有了集體觀念、自律意識、團隊意識、責任擔當意識,改掉了許多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當三年后畢業離開校園,你會是什么樣子?投下一顆種子,收獲一個夢想。學校引導孩子們暢想三年后的自己,并把對自己的期望寫下來投進“心愿瓶”。埋下的是種子,要以努力和汗水澆灌,學校用這種方式增強師生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學生新學期的奮斗目標,營造濃厚的開學氣氛,為新學期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關注習慣養成,打造“詩潤校園”
“課間操要做到‘快’靜’‘齊’‘響’,即集合快、結隊靜、步伐齊、口號響亮。學生之間的間隔也有統一標準,雖是小事,卻能在學生心中樹立紀律意識。”趙祥明說。在東阿三中,課間操是陽光大課間的重要部分,不僅要跑,更要跑得有意義。學校讓學生觀看國慶閱兵、衡水中學“天下第一操”等節目,并把本校學生跑操拍成視頻,讓學生自己對比找差距。
學校強力推進語文“五個一”活動、英語“六個一”活動,開展陽光閱讀工程,定期舉辦讀書征文、誦讀、演講等活動,學校本著“讀寫經典古詩,弘揚傳統文化”的原則,努力實現“詩香校園,人文課堂,涵養教師,儒雅學生”的辦學愿景,把“開展陽光閱讀、創建詩香校園”納入教學常規管理,要求學生每周背寫一首詩。校園文化氛圍顯著增強。
感恩貫穿始終,全員育人成才
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教育貫穿東阿三中教育教學始終。學校對每一屆學生開展“感恩”系列活動,引導他們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老師的培育,感恩同學的幫助,感恩祖國的關愛,感恩自然的恩賜。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學會了感恩、懂得了尊重,增強了他們的愛心和責任感,加深了學生“知恩、報恩、施恩”的情感體驗,培養了他們愛家、愛校、愛國的思想感情。學生制作感恩板報,學習感恩手語操,學校通過開展評選活動,選出感恩少年,讓家長為孩子頒獎。
趙祥明自2006年開始推行全員育人導師制,來到三中后,他探索出了一套“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工作模式。全員育人按照對學生“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學習輔導”的總體要求,科學合理地劃分小組,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組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人人爭當導師,師生雙向選擇結成對子,共同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成長計劃和導師工作方案。導師利用有效時間、不同場合開展有針對性的“導育”活動。該校實行學生成長檔案制度、談心輔導與匯報制度、家校聯絡制度、個案研究與會診制度、導師例會制度。“每位老師都是一個小太陽,溫暖著身邊的小葵花。”趙祥明說。
每年中考前,該校都要舉行中考誓師大會,提高師生備戰中考的意識和斗志。在畢業典禮上,臨近畢業的學子啟封當年的“心愿瓶”,驗證當初的諾言。同時暢想五年后的自己,并埋下新的“心愿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