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對我而言,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今年8月份開始擔任聊城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秘書長的劉玉杰,走上公益之路已經整整10年。10年來,他堅守初心,成為大家眼中的熱心人、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公益路上,他影響帶動了一大批人,也將公益理念帶入家庭,影響著家里的每個人。劉玉杰的兒子劉子鋒今年10歲,每到假期或者周末,只要劉玉杰出去做公益活動,他都會參與?,F在,他的志愿服務時間已經有200多小時。父子倆在公益路上并肩同行。
做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12月19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小志愿者劉子鋒。身材瘦小的他,說起做公益活動卻精神十足。“我愿意跟著爸爸去做公益活動。”劉子鋒說。
劉玉杰2010年從部隊轉業,來到市慈善總會工作。由于工作原因,他經常接觸到求助的困難人員,內心受到很大觸動,就想盡力去幫助他們。2014年,在全省開展的民政系統工作人員聯系孤兒活動中,度假區譚莊村的心心(化名)成了劉玉杰的幫扶對象。心心兩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離家出走,長年生病的爺爺奶奶帶著她艱難度日。“從2014年,我就一直在幫扶這個家庭,直到去年,兩位老人都不在了。”劉玉杰說。
孩子的世界是最單純的,也是最敏感的。為了讓心心感受到更多家庭的溫暖,劉玉杰經常帶著兒子去看望心心。還把心心接到聊城來,陪她逛環城湖、過生日。
“你還記著那個心心姐姐家什么樣嗎?”記者問小子鋒。“記得,家徒四壁。”他想了兩秒鐘,說出了這個詞。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子鋒越來越懂事。有一次,劉玉杰帶著他去看望心心和她的爺爺奶奶,小子鋒從自己的壓歲錢里拿出來200元錢,送給了心心的爺爺奶奶。“我想讓爺爺奶奶和心心姐姐買點好吃的。”劉子鋒說。
心心只是劉玉杰的幫扶對象之一。10年來,他幫扶過370多家困難家庭,平均每年志愿服務時間400多個小時,成為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帶更多人走雷鋒走過的路”
“希望你成為一名合格的解放軍戰士,走雷鋒走過的路。”1998年12月,劉玉杰剛參軍入伍時,一位長輩曾這樣寫信勉勵他。這句話,劉玉杰記了20多年。
“我希望帶領更多的人走雷鋒走過的路。”劉玉杰說。進入市慈善總會工作之后,劉玉杰接觸到許多困難家庭,多次伸出援手。但他深知個人力量有限,加上身邊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于是,2016年7月,劉玉杰帶頭發起成立了聊城市慈善義工協會,并擔任會長職務。截至目前,劉玉杰帶領愛心志愿者對貧困家庭捐款捐物共計55萬余元(其中劉玉杰個人捐款43100元),積極鏈接政府部門、愛心企業等各類社會資源,爭取到各類資金170余萬元,志愿服務時間已達7.5萬余小時。
在劉玉杰的影響下,小子鋒一有時間就跟著志愿者們參加公益活動,給貧困家庭送慰問品,他也成為協會年齡最小的會員。有一次,小子鋒跟著志愿者們一起前往東阿縣陳集鎮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救助對象中有一個小女孩叫小雨(化名),和他年齡相仿。小雨家庭接連遭遇變故,生活特別困難??吹叫∮昙依锏臓顩r,小子鋒悄悄地問爸爸要了幾百元錢,塞給了小雨。“我就是看她家里太困難了,想給她點錢,讓她買點學習用品。”小子鋒告訴記者。
兒子的成長讓劉玉杰非常欣慰,也堅定了他走公益之路的信心。
“讓大家都來傳遞愛”
小子鋒在興華路小學上五年級,現在他的學習比以前緊張很多,但做公益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減少。“我以后還會繼續參加公益活動,如果我學習緊張出不去,我可以捐款。”小子鋒說。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看到新聞上許多醫務人員和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線,小子鋒也想盡一份力,主動提出要把姥爺給的2000元壓歲錢捐贈出去。“姥爺給的錢本來是讓我買平板電腦的,但是我想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讓大家都來傳遞愛。我想讓醫務人員多買點口罩,早日戰勝病魔。”小子鋒說。疫情防控期間,劉玉杰和兒子捐贈了3100元助力疫情防控。
今年8月,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成立了聊城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劉玉杰擔任聯合會秘書長職務,在新的崗位上,劉玉杰更堅定了干好公益事業的決心和信心。
劉玉杰夫婦二人都是普通職工,每個月的工資加起來8000多元,還要還房貸,日子并不寬裕。但是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前幾天,我和志愿者們去了一趟朱老莊鎮焦營村,看望了我們的幫扶對象小茹(化名),給她送去了2000元慰問金。”劉玉杰說。小茹的父親前幾年得了紅斑狼瘡,失去了勞動能力,今年不幸去世。小茹的爺爺之前得過腦梗,不能干重活,全靠奶奶打點零工維持家用。2018年,劉玉杰開始幫扶這個家庭,和志愿者們隔三差五就去看望小茹。“孩子今年6歲了,我們會一直幫扶到她大學畢業。”劉玉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