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抓制造業就是抓實體經濟,就是抓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制造業,陸續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制造業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12月14日,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聊城市委關于制定聊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新時代聊城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全會明確提出,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淘汰落后產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十四五”時期聊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今年9月份,聊城市出臺了《關于加快制造業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對加快制造業強市的目標任務、主攻方向、實施路徑、推進措施等進行全方位的規劃。為落實全委會精神,深化全市上下對發展制造業重大意義的認識,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進制造業強市建設,引領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本報今起開設“制造業強市進行時”專欄,敬請關注。
“要堅持制造業強市、項目為王、雙招雙引是經濟工作生命線的理念,狠抓產業突破、企業培育、項目建設不放松,既立足現有基礎抓好舊動能改造提升,又著眼長遠推動新動能茁壯成長……”在12月14日召開的市委十三屆十一次全體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長萍的講話鏗鏘有力。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新聊城建設的一道“必答題”。全委會要求,深入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匯聚全市上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力量,再造發展新優勢,在制造強國建設中展現聊城擔當。
緊緊圍繞制造業強市戰略,聊城各級各部門上下同心,大力弘揚“勤勉敬業、敢于擔當、馬上就辦、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用實干與擔當的精神砥礪前行,一條條全力支持制造業強市的措施相繼出臺并付諸實施,一個個夠分量的大項目和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新項目紛紛落地,并逐漸成為聊城經濟發展新的引擎。
制造業強市,其勢已起;趁勢而上,恰制造業強市的氛圍日漸濃厚,重大項目建設勢頭已起。
8月初與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洽談合作,9月底簽訂供貨協議,10月初新廠房動工建設……前不久,山東友升鋁業有限公司拿下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每月12萬件鋁合金結構部件的“超級訂單”,彰顯了茌平鋁精深加工產業的實力。
開發區總投資20億元、年產400艘高端游艇研發制造項目,目前一期已完成建設,進入調試階段。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可實現營收30億元,新增就業2000人。
總投資13.41億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冠縣新興產業園,目前已簽約入駐項目33個,投資近50億元,年銷售收入可超100億元,帶動就業2000余人。
總投資11.2億元的山東美頁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居關鍵零部件生產項目,是山東省重大建設項目、聊城市重點建設項目,目前正在全面建設中,項目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30億元、利稅3.2億元。
莘縣總投資22.5億元的瑞鑫達新材料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100萬噸鍍鋁鋅硅板1號冷軋生產線已于11月11日正式投產,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總投資40億元、被列為2020年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的東昌府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創新孵化的核心聚集區。
……
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聊城市在推動制造業強市建設上的決心和力度:今年1至9月份,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省、市、縣重點項目開工635個,完成投資587億元;集中開工的32個項目,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醫養健康等領域,總投資161.8億元。
制造業強市路徑明晰
經濟學專家的觀點是,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就是狠抓制造業,制造業不僅是拉動增長、壯大財力、帶動就業的重要支撐,也是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多年的接續發展,聊城市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十大制造業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材料產業、綠色化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裝備制造產業、有色金屬及金屬深加工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紡織服裝產業、造紙印刷產業。
在聊城市企業家聯合會和聊城市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20年聊城企業100強發展研究報告》中,制造業企業占據百強榜單的90%,僅制造業50強主營業務收入就占百強企業的91.4%。制造業是聊城發展的頂梁柱,但是能上中國500強企業名單者卻寥寥無幾,制造企業大而不強、轉型過慢是聊城的短板。
圍繞制造業強市,全市上下已經形成共識,今年聊城市出臺了《關于加快制造業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為制造業強市指明了發展路徑:立足聊城市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密切跟蹤行業前沿科技,主動挖掘國內外市場需求,發揮龍頭企業主體作用、產業園區載體作用,加快發展十大制造業產業,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推動聊城市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立足十大制造業產業,聊城市將堅持優化存量與擴大增量并重、夯實載體與增強動力并重、打造名品與培養名家并重、制造業服務化與服務業制造化并重,實施“有中出新、無中生有”“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等“八大行動計劃”,推進新建一批制造業項目、實施一批制造業技改項目、招商引進一批制造業項目等“六個一批工程”,全面提高聊城市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匯聚制造業發展合力
項目是制造業強市的主旋律,大力優化政務服務,讓營商環境“好”起來,是推動制造業強市的重要一環。全市各級各部門立即行動,進企業解決疑難,加強企業家培訓,出臺優惠政策措施等,匯聚起制造業強市強大合力。
市工信局出臺了《聊城市制造業強市政策操作指南》,對國家、省、市有關產業升級、創新創業、稅費優惠、人才支撐、環境優化等五大類政策進行收集和整理,實現企業“一冊在手,政策全有”良好效果,為企業全面掌握國家、省、市惠企政策提供貼心服務。同時,市工信局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采取“參觀考察與研討交流相結合”的方式,拓寬企業家的視野,先后組織100余家制造業企業、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紡織服裝產業、有色金屬及金屬深加工產業以及綠色化工產業等產業集群重點企業赴先進地市進行對標學習。
市發改委通過“聊企通”,建立起企業與部門之間零距離、無縫對接的溝通平臺,為企業發展解難題。同時,用好新舊動能轉換可視化督導服務平臺,把省級、市級重點項目、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制造業重大項目、雙招雙引簽約項目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及時宣傳講解有關政策。
市司法局對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及時修訂,并制定了企業“免罰清單”“輕罰清單”,探索實行“首次不罰”“首次輕罰”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市金融監管局搭建“三大平臺”,精準對接企業融資服務需求,精準化解區域金融風險。
……
風疾正是揚帆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乘著制造業強市的雄風,聊城正在全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朝著高質量發展、制造業強市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