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高唐縣山東端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照樣是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我們是全市第一批復工的企業。”企業負責人自豪地告訴記者。1月30日,疫情肆虐,在市臺辦協助下,該企業迅速復工復產,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市臺辦第一時間推出以“服務貼心、追夢同心、文化交心、解困暖心、發展舒心”為主要內容的“五心”工程,讓在聊臺胞和臺資企業感受到濃濃親情。
兩天拿到營業執照
今年11月,因業務需要,臺商楊皓元急需在聊城市注冊一家公司,向市臺辦發函請求協助辦理相關業務。接到楊皓元求助后,市臺辦派專人全程陪同他到市政務服務中心窗口辦理業務,指導完善相關材料,兩天的時間楊皓元就順利拿到了營業執照。“沒想到服務這么好,效率這么高。”楊皓元連連稱贊。
今年以來,由市領導親自帶隊,市臺辦領導班子成員協同市直有關部門,多次到臺資企業現場辦公,協調解決臺資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2月,傅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臺胞傅國琳女士提出了企業在享受人才待遇、員工子女入學方面的一些要求,市臺辦組織人員赴該企業現場辦公,聯系市教體局、市人社局、市人才辦、市人才服務中心等部門協調解決并給予大力支持,安排該公司員工子女到全市一流學校就讀。傅女士很感動,當她了解到聊城市防疫物資緊張的情況后,主動捐贈價值20余萬元的15噸濃縮消毒液,支持疫情防控。
今年年初,市臺辦將11個縣市區劃分為4個責任區,由班子成員帶隊,分組深入一線,持續做好人員摸排、防控措施督導、企業復工服務等工作。在市縣兩級設立24小時服務電話,為16名返聊臺港澳同胞提供一對一服務,在聊臺港澳同胞沒有發生一起感染事件。針對疫情高峰期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爭取醫用外科口罩6500余只、消毒液3噸,第一時間向企業免費發放。
腳底板走出來的深情
11月28日,寒冷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參加2020聊臺青年菁英論壇的臺灣青年學生的好心情,他們大多數是第一次來聊城,聊城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些學生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就讀,平時很少有機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次,他們走出校門,來到張自忠紀念館、季羨林紀念館、傅斯年陳列館、光岳樓等地,感悟兩岸同宗同源的文化,感受兩岸一家親的親情。他們參觀了市人力資源產業園、阿里云創新中心、諾波特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智匯谷、聊城文化創業產業園,感受新時代聊城發展的速度。他們與聊城優秀青年代表進行現場及線上交流,整個交流活動內容豐富、氣氛熱烈。“我們還會帶更多的臺灣青年來聊城參觀、學習。”活動結束時,一位學生表達了不舍之情。
十月,金秋送爽。2020李奇茂先生藝術創作回顧暨“墨香飄兩岸,縱筆頌水城”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開展,28位大陸書畫名家和15位臺灣書畫名家分別在聊城會場和臺灣會場出席活動,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華兒女新聞網等多家國家級媒體進行報道,在兩岸產生較大影響。
國臺辦新聞發布會表揚聊城
“近一個月來,山東省濟南、煙臺、泰安、棗莊、聊城、濟寧等多個城市陸續出臺了‘31條措施’的具體實施意見,讓‘31條措施’在齊魯大地落實落細,為臺胞臺企在山東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更大的支持。”去年5月29日,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點名”表揚聊城。
去年,聊城市在全省較早出臺了《關于促進聊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今年,聊城市加大力度推動這些措施落實落地,惠及臺企。
為用好用足政策支持,進一步做好穩臺資、穩臺企工作,8月至9月,市臺辦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有關市直部門開展“六全”活動,對在聊臺企全覆蓋走訪,協調解決了人員招聘、項目推進、投資合作等多項難題。
山東亞斯佳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面臨資金周轉困難、融資貸款沒有渠道等問題,市縣兩級對臺部門先后與昌潤集團金融公司、高新區財金公司等聯系對接,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山東端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一直面臨專業技工招聘困難的問題,一度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和經營,市臺辦主動對接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推動校企合作,幫助企業解決了這一“老大難”。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聊城這片創業的熱土,是臺胞臺企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