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116個行政村的莘縣,人口不足500人的村莊有283個,占比超過25%,其中有2個行政村人口甚至不足100人。村莊多、小、散、弱長久以來都是莘縣建強基層戰斗堡壘、發展壯大產業經濟、優化基層治理服務的瓶頸問題。
今年以來,莘縣以抓黨建、強產業、優服務為著力點,打破壁壘,探索機制創新,陸續成立了覆蓋887個村的150個農村黨建聯合體,“握指成拳”“聚力發展”,形成了黨建引領,組織聯建、產業聯合、治理聯手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小支部”變成“大堡壘”
村子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莘縣突出黨建聯合體的政治功能,整合優勢力量,凝聚了推動農村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動力。
莘縣各鎮街充分考慮地理位置、村情人文、產業狀況等多方面因素,以先進村為龍頭,整合區域資源,構建新型組織體系,成立聯合黨委。新成立的聯合黨委集體辦公,一般由中心村黨組織書記擔任黨委書記,其他原村黨組織書記任委員,建立健全黨員管理、集體學習、議事決策等工作機制。
“聯合黨委的建立,有效推動了基層黨組織互促互學、以強帶弱、固長補短、活動共辦、事務共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內生動力充分迸發,原來‘小打小鬧’的‘小支部’變成了規范、有力的基層戰斗堡壘。”莘縣縣委組織部干部趙敬雷介紹。
“獨行俠”變成“集團軍”
在櫻桃園鎮金堤新村的草莓基地,父母領著孩子興致勃勃地采摘草莓,網紅做著直播,直通北京等地的快遞貨車正在忙著裝貨……2019年,該鎮黨委整合周邊8個行政村,成立了以劉樓村為中心的金堤新村聯合黨委。聯合黨委依托劉樓村原有的草莓種植產業基礎,引導發動下轄的5個村、236戶村民流轉土地,建成了千畝規模的草莓產業基地。今年春季,基地的草莓獲得豐收,遠銷京津等城市,上百名農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這是莘縣通過建立黨建聯合體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生動案例。今年以來,依托黨建聯合體合力優勢,莘縣農村產業經濟蓬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加,截至目前,全縣所有村莊完成了集體收入超過3萬元的目標,其中338個村收入超過10萬元。
莘縣把提高農村群眾組織化程度、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黨建聯合體的發展方向,著力把相對分散的土地、人才、產業項目等資源有機整合,形成合力。各村由之前的“單打獨斗”變為了如今的優勢互補、“抱團作戰”,產業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臭皮匠”變成“諸葛亮”
妹冢鎮“榮盛家園”新村黨委集中辦公,黨群服務中心配備黨員活動室、文體活動室、多功能會議室等活動場所,工作日有專人坐班。周邊6個村、5800余名群眾、16個民營企業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醫療衛生、社會治安、扶貧救助、文化體育等方面便捷高效的服務,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莘縣充分整合利用各村在基層服務、基層治理方面的有效資源,以黨建聯合體為平臺,群力群策,聯手解決實際困難,優化基層治理服務。“原來村里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我們班子3個人商量,有時候真是束手無策。現在成立了聯合黨委,有什么事我們6個村的干部一塊商量、共同使勁、相互提醒,‘臭皮匠’變成了‘諸葛亮’。”燕塔街道花園新村黨委委員王宏博說。在當前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該新村黨委9名干部共同上陣,成立工作組,集中和統籌協調人力、車輛、設備,逐村清理,遇到問題主動解決,短短3天時間出動人工260余人次、機械120余車次,清理垃圾點330余處,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