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聊城 > 正文

聊城臨清:小康路上足音鏗鏘

來源:聊城日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0-12-29 18:29:24

  脫貧,希望所在;

  攻堅,力量所在;

  小康,目標所在。

  初冬時節,在和煦的陽光下,田間地頭忙碌的村民、嫩綠的蔬菜、來回穿梭的物流車輛……一派豐收景象;農村小院里,公雞在墻角刨食,新房子前,農戶臉上笑開花;孩子們背著書包,跳躍在寬敞整潔的路上,歡快地奔向學校……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隨著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美好畫卷在臨清徐徐展開,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正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上變得越來越清晰。

  久困于窮,奮之小康。5年來,臨清市委、市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傾全市之力盡銳出戰,牢牢把握“六個精準”脫貧方略,聚焦如期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目標,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以穩定脫貧、提升質量為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深入推進精準扶貧,下足“繡花”功夫,興產業、抓落實、促增收,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人,共赴小康之約。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5年來,臨清市脫貧攻堅成效顯著:2016年,36173人脫貧;2017年,19272人脫貧;2018年,3483人脫貧。目前,臨清市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85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實現了區域性整體脫貧。

  綱舉目張,建立責任體系

  “我從小就沒有父母照顧,但有了楊大爺和政府的幫扶,讓我重新感覺到了家的溫暖。我算了算,上班的這5個月,我領了10600元的工資,收入提高了,生活越來越有希望了!”12月10日,新華路街道楊八里村貧困戶趙龍飛的笑容格外燦爛。趙龍飛今年21歲,他自幼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由于沒上過學,他在青島打零工,每個月只能掙幾百元錢,生活非常艱難。今年疫情發生后,趙龍飛回到了老家,因為沒有工作,生活愈發困難。楊八里村黨支部書記楊丙申在遍訪中詳細了解到他的情況,在雷神焊接科技公司為他找了一份工作。如今,趙龍飛的月工資達到2000多元。

  “遍訪行動重在一個‘遍’字。要掌握第一手資料,摸清底數,吃透民情,才能真正地發現問題、整改問題。”聊城市副市長、臨清市委書記何憲卓說,腳下沾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為準確掌握貧困戶在住房、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難,臨清市委書記帶頭,市鎮村三級書記進村入戶開展精準扶貧遍訪。他們走進貧困戶家中,了解其身體狀況、收入來源、生產生活、住房及飲水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提高幫扶成效,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非常之時,必須以非常之力,才能建非常之功!臨清市將脫貧攻堅納入全市重點工作,先后出臺《臨清市“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第一時間對扶貧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確立了“黨建筑基、精準施策、政策集成、責任包干”總體思路和三級書記抓扶貧開發的工作格局,奏響了奮進新時代的主旋律、最強音。

  臨清市成立了由臨清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抓好扶貧政策落實,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帶動作用;優化財政涉農資金供給機制,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對年度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合理部署,壓實壓緊各級各部門責任,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提供制度保障。

  臨清各單位紛紛立下軍令狀,配套制定了一系列子方案,明確了“路線圖”“任務書”“責任單”“時間表”,構建起責任清晰、上下聯動的脫貧攻堅工作機制;2919名市鎮村干部幫扶所有建檔立卡享受政策的貧困戶和即時幫扶人員,“點對點”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222名臨清市派“第一書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進蔬菜大棚種植、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了一批民生問題,帶領群眾脫掉“窮帽子”,鼓起“錢袋子”。

  號角吹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一支支攻堅鐵軍揮灑青春和熱血,以最扎實的作風、最有效的方法鏖戰在貧困陣地,提升脫貧摘帽工作成效。

  授之以漁,注入發展“活水”

  “自從村里建了扶貧大棚,我就到這里干零活,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到年底還有分紅,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初冬時節,大辛莊街道中周店村標準化冬暖式“萌寵”多肉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十幾位村民在忙著嫁接、打叉,貧困群眾王淑玲一邊干活一邊哼著小曲,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新華路街道利用700萬元扶貧資金建設蔬菜溫室大棚,承包給新華中農農產品安全追溯示范基地,采取租金分紅、雇傭貧困戶務工等方式,實現貧困群眾增收;松林鎮建設集家具生產、文化博覽、商貿物流于一體的家居文化產業園區,累計整合扶貧資金3828萬元,年收益率達7%,有效解決了扶貧資金收益難保障的問題。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著力增強貧困對象自身‘造血’功能,激發其內生動力,才能實現穩定脫貧。”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祁學蘭深有感觸地說,發展產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和根本出路。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臨清市把發展產業作為“長效輸血”扶貧方式,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導,充分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精準謀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了項目資金“整合”,切實推動特色產業項目走向專業化、集約化、品牌化。臨清市通過利潤分紅增收、安置就業增收、產業扶持帶動3種方式,提高扶貧質量和效益,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真正做到“收入增、脫貧穩”。

  臨清市加強產業扶貧項目全程管理,建立脫貧攻堅滾動項目庫,對扶貧項目開展“拉網式”梳理。實行科級干部掛包,落實項目責任人,項目掛包領導和責任人對產業扶貧項目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對收益偏低或達不到預期收益的項目分類施策,能抽回資金的,重新選擇優質項目;能轉變責任主體的,依托產業園區、農業合作社、優質企業,確定項目承擔主體;明晰產業項目的所有權、放活經營權、保障收益權、落實監管權,將資產納入“三資”平臺統一管理。

  產業挑大梁,為貧困戶栽下了“搖錢樹”,打造了“聚寶盆”:5年來,臨清市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2.8億元,發展蔬菜溫室大棚、設備租賃、扶貧廠房租賃、光伏發電等產業扶貧項目213個;2016年至2019年,實現項目收益2641萬元;2019年,所有村集體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其中,40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集體收入710.87萬元,同比增幅達100%。

  真金白銀的獲得感,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讓貧困群眾的日子越過越有滋味,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對癥下藥,開出“治病良方”

  “現在的醫保政策真好,住院能報銷,看門診也能報銷。”戴灣鎮水城屯南村王蘭菊拿著手里的門診發票,算了算看病費用,總額1000多元的腎透析治療費用,醫保報銷后個人僅支付了300元。

  臨清市突出抓好各方參與,著力凝聚扶貧力量,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發揮各行業部門的職能作用,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飲水安全、行業政策落實,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貧困群眾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就業有了可靠保障,并有效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組織、引導、鼓勵貧困群眾用自己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

  因病因殘致貧問題,一直是各地脫貧攻堅面臨的“攔路虎”。自從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臨清市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大力開展健康扶貧,通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能力建設,落實了大病集中救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重點病種免費救治、健康扶貧便民惠民措施落實等措施,全方位織密政策保障網,實現了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確保貧困人口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2016年以來,臨清家庭醫生簽約貧困群眾2.4萬人,救治大病貧困人口1481人次,為9050人發放貧困老年補貼29.52萬元;對嚴重精神障礙貧困患者實行免費救治救助,向695人免費發放藥品,免費收治住院869人次;門診“兩免兩減半”救助106178人次,醫療機構住院減免15137人次;累計為13.64萬人次貧困人口落實參保補貼1513萬元。2019年至今,醫療救助3.5萬人次,醫療救助資金2726萬元;2020年,3610名貧困患者獲得居民醫保門診慢性病資格,解決了貧困群眾看病難、治病貴、報銷難的實際問題。

  醫療有保障,生命安全有人護航,在教育方面,臨清市也全力踐行“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承諾。2016年以來,臨清市瞄準教育薄弱領域和貧困群體,利用中央學前教育專款1038萬元,建設老趙莊鎮姚里莊幼兒園、尚店鎮洼里學區幼兒園等17所幼兒園;累計發放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補助、非寄宿生生活補助、國家助學金等各類助學金1720.33萬元,資助貧困家庭學生25600人次,免收563名建檔立卡幼兒保教費33.84萬元,免收1820名高中建檔立卡學生學費143.22萬元……

  就業是民生之本,增強貧困戶“造血”能力,是讓貧困戶徹底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臨清市匯聚就業扶貧合力,挖掘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開展精細服務,讓貧困勞動力端穩端牢脫貧“飯碗”;整合人社、農業、商務等部門培訓資源,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加強貧困群眾技能培訓,提升貧困群眾自身造血能力;設置光伏扶貧公益性崗位346個,吸納674名貧困人口務工就業,進一步發揮扶貧公益性崗位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作用。

  健全保障網,托起“穩穩的幸福”

  “鎮上給換了新的門窗,粉刷了涂料,還給屋子吊了頂,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看著煥然一新的房屋,潘莊鎮村民姜路臣笑得合不攏嘴。改的是危房,暖的是民心。2016年以來,臨清市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004戶,發放補助資金1660萬元。目前,所有享受扶貧政策貧困戶和即時幫扶人員已全部實現住房安全保障。

  絕不讓一個人掉隊!臨清市在抓好產業脫貧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各方面資源,著力補齊水、路、電、網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短板問題,各級部門單位、民營企業及社會各界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多點支撐相互促進的大扶貧格局。

  為了讓深度貧困群體沒有后顧之憂,臨清市加強低保制度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對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扶脫貧的家庭全部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精準實施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持續抓好重病、重殘“單人保”、因疫因病家庭收入扣減、納入低保貧困戶“漸退期”等政策落實,確保符合條件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救助兜底保障范圍,應保盡保。

  臨清市制定出臺了《臨清市“救急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充分發揮“救急難”在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和諧穩定的積極作用,先后6次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養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為4246名貧困戶辦理殘疾人證,為4000余名殘疾人適配了輔助器具,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實現全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中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的2661人,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政策的3023人;

  臨清市實施貧困村飲水工程結余資金項目、貧困村飲水項目、貧困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等,投資635.7萬元為25個貧困村鋪設56.85萬米供水管道,受益人口達32670人;2019年,逐戶給貧困戶安裝自來水,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安裝了自來水,貧困群眾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

  扶貧、民政、團委部門運用“互聯網+公益”模式,建設了“大愛臨清”眾籌平臺,募集善款323萬元,各類衣物、家電和兒童玩具3.7萬余件,發放各類物品2.6萬余件;開展“金暉助老”青春扶貧,招募852名志愿者結對幫扶42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65歲以上、不集中供養的留守、失獨貧困老年人;每月組織結對志愿者開展“拉一次家常、整理一次家務、清理一次個人衛生、維修一次家電、送一件過冬用品”為主要內容的志愿服務活動;招聘170名護理員,開展“貧困戶鄰里互助護理”,實現了省定貧困村鄰里互助護理全覆蓋;開展慈善愛心送彩電,百村千戶送清涼、送溫暖等公益救助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貧困群眾的心坎上……“保障網”越織越密,實施動態監測,長效幫扶,讓貧困群眾的好日子“長起來”,貧困戶的笑容越來越多。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何憲卓表示,臨清市將立足當前、放眼長遠,部署長久之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鄉親們過上更加富足幸更加富足幸福的新生活!煙店鎮扶貧干部邊干農活邊與貧困群眾談心。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综合 | 亚洲十大网站在线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一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