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革命英烈、誦讀紅色家書、聆聽黨史故事、手繪“百年黨史”;
一件件、一樁樁煩心事、憂心事紛紛得到解決,群眾笑逐顏開;
文化旅游如火如荼,重點數據全面飄紅,大健康產業全面起勢;
……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東阿縣各級各部門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力,將信念信心、熱情激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具體行動,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學黨史,感悟思想偉力
追溯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方能不忘初心,走向美好未來。
東阿縣烈士陵園,前來瞻仰烈士紀念碑、祭掃烈士墓、敬獻鮮花、重溫入黨誓詞、了解英烈事跡和地方革命史的黨員干部、學生絡繹不絕;
大橋鎮聯校紅領巾廣播站,每天13點10分,一位學生或教師向師生講述黨史故事,讓愛黨愛國情懷根植于每個人的心中;
縣委辦公室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黨日活動,以“品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從紅色家書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
鵲鄉梅園景區,工作人員將黨史知識卡片懸掛在樹上,游客在賞梅的同時,可以學習黨史,在潛移默化中汲取紅色力量、堅定紅色信仰;
老戰士家中,“傳承紅色基因,聽老兵講故事”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種子;
……
從機關部門到學校,從社區到鄉村,從耄耋老人到少年兒童,東阿縣以豐富多彩、新穎生動的形式深切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在學習領悟黨的光輝歷史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東阿縣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將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作為團干部,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用好紅色資源,講好黨史故事,引導廣大團員學習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年力量!”參觀完烈士陵園紀念館后,東阿團縣委副書記劉曉明說。
辦實事,彰顯為民初心
“雜草沒了,垃圾清理干凈了,夏天蚊子也沒那么多了。”“是呀是呀,胡同硬化了,還設置了垃圾桶,咱真是趕上了好日子!”4月23日,在縣城區青年街煙草公司南鄰的小胡同里,老人們樂呵呵地交談著。老人們的喜悅,來自該縣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開展的背街小巷集中整治行動。胡同內道路坑洼不平、綠化缺失、垃圾亂倒……面對歷史原因形成的城區環境“臟亂差”問題,東阿縣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立說立行,全面排查各類問題,建立專項整治臺賬,成立了由城管、公安、街道等多方力量組成的治理工作突擊隊,對胡同內的垃圾雜草、違建等進行整治,城區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該縣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以扎實的惠民成效取信于民,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悅和苑小區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具體行動,組織縣民政局志愿者服務隊、縣3512349社會救助公益服務平臺志愿者開展民政業務咨詢、醫療義診、養老和家政服務等公益活動,小區居民對此贊不絕口。
為解決企業注銷難的問題,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采取線上提供免費幫辦代辦“一對一”服務、線下設置“市場主體注銷專窗”的方式,實現了企業辦理注銷業務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窗??h總工會建設了15個配備空調、微波爐、飲水機、桌椅等設施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打造了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飲水、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場所,給予戶外勞動者“家”的溫暖。
縣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增強各部門主動為群眾服務的思想和意識,讓學習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開新局,續寫絢麗華章
看艾山卡口盛景,賞國色天香牡丹,品美味黃河鯉魚……
第五屆艾山牡丹觀光節上,賞花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位于黃河岸邊的銅城街道艾山村,從籍籍無名到名聲大噪,不過短短四五年。該村依托獨特的黃河和艾山特色,以艾山牡丹園為突破點,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做好觀光游覽、果蔬采摘、餐飲娛樂文章,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成為全省首批“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和省級美麗村居試點、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艾山景區被評為3A級旅游景區。
緊鄰艾山村的王道口村也實現了同步發展,保留了沿黃村特有的自然風貌,繪制了立體墻繪,建設了黃河文化展示館,村莊被評為全省景區化村莊,成為聊城市“優秀網紅打卡地”。
艾山村和王道口村的爆紅,源于生態旅游。
生態興則旅游興。艾山村的蝶變是東阿縣堅持生態強縣、綠色發展,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的生動縮影。東阿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加快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力打造健康養生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沿黃地區以其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成為生態旅游的主戰場,形成了集生態保護、文化展示、休閑旅游、生態健康于一體的旅游名片。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東阿接待游客4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87億元。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這個春天,東阿縣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落到實處,“十四五”開局年的東阿大地上,次第展開一幅幅高質量發展的多彩畫卷。
數據最有說服力。一季度,全縣生產總值預計實現36億元,同比增長19%;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95億元,同比增長1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68億元,同比增長3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65億元,同比增長23.6%;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9個重點監控行業全部實現增長,74家規上企業實現產值、營收雙增長,增長面77%;限額以上零售額實現1.4億元,同比增長50.5%。
華潤生物產業園、常青藤生物產業園等26個大健康項目加快建設,達安基因智慧醫養、魯商健康產業園等15家醫藥企業落戶東阿,130余個“藥字號”產品將在該縣投入生產。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加速崛起,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一期即將正式運營,與20余家制造類企業達成入駐意向。舉辦“膠子回鄉”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赴廣州、深圳、武漢、貴州等地開展招商,簽約山東九運綠色建筑生態系統產業園、廣東先康達干細胞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及細胞試劑盒、武漢紅桃開集團軟骨素生產基地等項目15個,計劃總投資額109.17億元,為東阿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興國通訊員崔穎侯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