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感覺怎么樣,上下樓梯還困難嗎?”5月20日,記者走進陽谷縣中醫院內三科,主任于盈光正在為心衰患者魏大娘進行詳細隨訪,全面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以及生活狀況。該院內三科患者大多患有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等慢性心血管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對他們進行長期的健康管理、提供規范化的治療手段、全力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是內三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初心和使命。
讓患者少花錢看好病
病房里,護士正向一位患者對應的穴位埋入一種圖釘狀的針。該院內三科副主任陳洪平介紹,這是在為患者進行撳針治療,通過刺激人體淺表部位而達到治療效果。自建科以來,該科室就積極引進耳穴壓豆、穴位敷貼、按摩、泡浴等中醫適宜技術,建立優化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絞痛)、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悸(心律失常)等中醫優勢病種,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科室充分發揮中醫用藥方式靈活多變、療效可靠、價格低廉的優勢,通過隨診等方式降低住院率,減輕慢性心血管病患者的住院負擔,讓患者少花錢、看好病,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患者滿意率長年在98%以上。”科室副主任醫師馮曉軍說。讓所有患者病有所醫
日前,家住王樓村的患者王大爺因胸悶、心慌等癥狀來到內三科治療。入院時,心臟彩照檢測發現他的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大小分別達到了67mm、63mm(正常值為33mm、55mm),心臟擴大比較嚴重,射血分數也只有43%(正常值50%—70%),醫生診斷其為心肌病變、心律失常等。入院后,醫護人員為王大爺進行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接受輸液以及中藥和撳針的精心治療9天后,王大爺好轉出院,來復查時心臟的大小逐漸恢復正常,射血指數也恢復到了47%。他這9天住院治療的花費在各種扶貧優惠政策疊加后,自付僅不到200元。
“醫生和護士對我照顧得特別好,出院后還經常提醒我來復診,處處為我考慮,讓我花最少的錢看好病。”對于這段治療經歷,王大爺贊不絕口。
托起患者“心”希望
記者發現,在該科室的心衰患者手中,都拿著一本印刷精美的心衰患者規范化治療隨訪手冊,手冊上詳細記錄了患者的診斷信息、檢查結果、用藥方案。這本小冊子上還印有許多心衰方面的健康科普知識以及復診隨訪表,方便心衰患者記錄每天的血壓和心率變化。“對于心衰患者來說,疾病既是經濟負擔,也是很重的心理負擔,所以我們制作了手冊,督促患者關注病情變化,方便記錄隨訪和治療信息。”副主任醫師馬建介紹,他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名患者,但是他們最怕的就是患者自己失去信心,放棄治療和隨訪。為此,他們建立了心衰宣教群和“一對一”轉診群,幫助患者建立起治療的信心、普及健康知識。對于需要轉診的患者,醫護人員積極與上級醫院對接;對于年齡較大、不會使用微信掛號的患者,醫護人員還會陪同他們到上級醫院就診并幫助預約掛號,當好患者的貼心人。
“一名合格的醫生,既要醫好患者的病,又要溫暖患者的心!”從醫多年,于盈光始終這么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