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完櫻桃,馬上有商戶來收購,今年掙錢省心了。”“地里的櫻桃樹沒有受到冬天低溫天氣的影響。”6月3日上午,冠縣清水鎮后小莊村的村民們聚在一起,談論著剛剛過去的“櫻桃豐收季”。
“還是殷書昌家厲害,院子里種了24棵早大果櫻桃,收入能有5000多元。”正在給櫻桃樹施肥的村黨支部書記殷汝偉接過話茬兒,“村里24座閑置宅基地陸續種上了櫻桃,殷書昌家算是早的,都收了3年櫻桃了。”
后小莊的櫻桃樹種植始于2014年。那一年,村里響應上級號召,平整了300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沙荒地,種植了櫻桃苗。“300畝地的平整工程,我們村里干了2個月。當時干勁足,村‘兩委’帶領村民一鼓作氣,建成了成方連片的櫻桃園。”殷汝偉作為親歷者,深知櫻桃樹的來之不易。櫻桃苗是利用上級扶持資金購買的,灌溉井、溝渠等配套設施也一應俱全。為了保證林果產業效益,村“兩委”把櫻桃園承包給了懂管理、會經營的村民,3年后,櫻桃結果,賣出了好價錢。
收入增加了,村民更關心村里的居住環境。為了改善人居環境,殷汝偉提議整合、利用閑散宅基地種植櫻桃。村民有的支持,有的反對,殷汝偉就找到幾戶村民帶頭試種。漸漸的,看到櫻桃種植帶來的效益,村民們都主動配合,在自家庭院的空地上種上了櫻桃。
今年一盤算,后小莊共清理出空閑宅基地24處,面積20余畝,一處宅基地平均增收5000元。“村里統一提供櫻桃苗,村民負責管護,通過收益分成的方式,既增加了群眾收入,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殷汝偉說。
后小莊的變化,正是清水鎮環境整治、盤活資源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清水鎮對33個村莊的603處閑置宅基地、41處殘垣斷壁及坑塘進行了全面治理,原來“臟亂差”的空置地變成了村民健身的好去處、增收的“百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