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看到今年新栽植的藤稔葡萄長勢良好,退役軍人、東阿縣銅城街道大店村品味綠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崔正臣喜上眉梢。
為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去年,身為村干部的崔正臣租下70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地發展設施農業,成立了品味綠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但項目前期的資金短缺問題讓他倍感壓力。
“后來,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通過查閱檔案主動找到我,問我在事業發展方面有什么困難,是否需要資金。”崔正臣告訴記者,讓他沒想到的是,提交資料僅3天時間,20萬元退役軍人創業貼息扶持貸款就批下來了,解了自己創業初期的燃眉之急。
變被動為主動,東阿縣在全國先行先試,推行“一人一檔、一人一卡、一策”服務,整合戶籍、扶貧、社保等10多個部門的46萬余條數據,為1.3萬余名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建檔立卡。
東阿縣動員縣直部門、企事業單位人員,村黨支部成員以及優秀退役軍人黨員擔任精準服務責任人,按照最高不超過1∶5的比例,與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結成對子。“目前,我們基本實現了一人一檔幫扶到位,一人一卡聯系到位,一人一策幫扶到位。”東阿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孟昭健說。
劉集鎮邁金農生態園負責人景宗濤也是退役軍人創業貼息扶持貸款的受益者,他說:“我種了6個火龍果大棚,由于人力、物力投入大,資金一度捉襟見肘,20萬元的退役軍人創業貸款極大地緩解了我的資金周轉難題。”
6月11日中午,銅城街道劉墩村55歲的退役軍人丁保華,看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來家探訪非常激動:“沒有你們的幫助,我活不到現在。”
原來,丁保華身患尿毒癥,每兩天做一次血液透析,他的妻子身患癌癥,治療費用不菲,艱難的處境讓這個家庭舉步維艱。就在這時,與丁保華結對的精準服務責任人劉鋒找上了門。劉鋒時常來探望他,還幫助他申請了退役軍人困難幫扶金。
“每個月做透析、吃藥,需要我個人承擔的費用有七八百元,退役軍人困難幫扶金幫了我大忙,是好政策救了我的命。”丁保華說。
著眼退役軍人的期盼和需求,目前,東阿縣已為117名退役軍人發放創業扶持貸款2276萬元,幫助851名退役軍人再就業,累計發放困難幫扶資金30萬元,全力推行“急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不缺位”。
2020年,在退役軍人事務部舉辦的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現場推進會上,東阿縣代表山東省作典型發言,東阿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榮膺全省“勇于創新”先進集體。
東阿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劉修建說:“我們將繼續拓展退役軍人建檔立卡的深度和廣度,在退役軍人個性化的需求上求突破,把退役軍人身邊的小事、難事解決在家門口,用心、用情、力打造暖心、安心、放心的退役軍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