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方便、快捷的電動車已經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日常生活中,為電動車充電成為市民的一項“必修課”。然而,很多小區由于建造時間早,硬件設施落后,缺乏充電設備,居民不得不“想方設法”給電動車充電。
電動車進電梯、窗外“飛線”、在樓道口隨意停放充電等現象在多數小區內幾乎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夏季高溫天氣,私拉電線充電很容易引發火災,給居民的生活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近日,東阿縣銅城街道吉祥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聯合萬佳物業,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天源光明居小區(二期)的20余個閑置停車位進行改造,為小區居民搭建了可以集中停放充電的便民車棚,消除了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大爺,您每次充電只需要打開微信,通過‘掃一掃’就可以直接充電了,充滿它會自動斷電扣費,很方便。”7月2日上午,在天源光明居小區充電車棚,物業人員宋明魯耐心地為小區居民鄭杰講解了充電方法。
“我年紀大了,不會使用微信。充電需要微信,看來我得好好學學了。”鄭杰笑著說,如今有了充電車棚,他再也不用每天為電動車充電發愁了。
據了解,今年5月份,吉祥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接到天源光明居小區居民的聯名信,要求在小區建設充電車棚,消除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
了解情況后,吉祥苑社區黨委書記王琦立即與相關部門進行了對接,之后利用紅旗驛站開展“居民議事日”活動,召集了由物業公司、業主代表、住建、自然規劃、城市執法、行政審批等多方參與的聯席會議,商討制定解決方案。
“不到20天的時間,小區充電車棚就建成了,居民都很滿意。”王琦說。
作為轄區內紅色物業代表,萬佳物業共投資100余萬元建造了3個充電車棚,并為車棚配備了200余個智能充電樁,基本能實現每戶一個充電樁,在消除充電安全隱患的同時,維護了小區和諧穩定,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