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梨樹上開的就是石斛花!別看這些小黃花沒有那些觀賞花起眼,可它是給咱報喜的,這一開花,就說明石斛成熟了。”這幾天,冠縣甘官屯鎮張八寨村村民馮玉克看著自家豐收的石斛,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石斛是非常古老的中藥,具有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在食療養生市場上十分緊俏。今年3月,在甘官屯鎮黨政負責人帶領下,馮玉克等村民到德州石斛產業園進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了石斛的種植條件、效益等情況。看好石斛市場前景,馮玉克與人合伙采購了3000叢石斛兩年苗,并與產業園簽訂了以每公斤600元的價格進行回收的合同。
張八寨村種植梨樹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種植面積達上千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這給石斛提供了天然的生長溫床。據介紹,在梨樹上種植石斛,主要是將石斛苗用樹皮包裹住根部,固定到樹干上便可成活,且不影響梨樹生長。這種栽培模式不與農業爭田,也不與果樹爭地,可以更好地發揮果園的綜合效益。
石斛俗稱“不死草”,喜溫暖、潮濕的環境,極易管理。為營造適宜的生長條件,馮玉克購置安裝了凈水器、噴灌設備等,又準備了豆粕等肥料,并邀請石斛產業園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馮玉克每天給石斛苗噴兩次水,兩天噴灑一次發酵的豆粕水。在他的精心呵護下,4月底種下的石斛苗現已全部開花成熟。馮玉克說:“這兩天那邊的技術員就過來,沒啥問題就可以采摘了!等賣出去賺了錢,咱也算有一套完整的經驗了,收益好的話還要擴大種植規模,帶著鄉親們一起賺錢!”
近年來,甘官屯鎮黨委、政府以增加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主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緊跟時代,因地制宜,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謀路子、架梯子、搭臺子,力求激活農村經濟的“一池春水”,推進甘官屯鎮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