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陽谷縣城東6公里的陽谷縣僑潤街道國莊村,家家戶戶門前的“國莊粉條”招牌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過路人。如今,名聲在外的“國莊粉條”已經成為國莊村的支柱產業。
“粉條村”走出致富路
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國金尚,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粉條書記”,因為他,國莊粉條擺脫了“散養”的標簽,走上了高質量產業化發展的道路。
“國莊村有著悠久的粉條生產歷史,但長期以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品質很難保障,銷路也遲遲打不開局面。”在國莊村村委會,國金尚向記者介紹。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他先后多次外出學習產業發展先進經驗,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粉條加工專業合作社,并注冊了“國祥”商標,開啟了村民抱團發展的模式。
“村民自愿入社,粉條統一包裝、統一標識、統一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合作社社員已經達到40多戶,社員年均純收入已經達到300萬元以上。”國金尚說,合作社的科學管理運營,使“國莊粉條”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支部領辦這塊“金字招牌”,更是引得國內行業龍頭企業拋來了“橄欖枝”。
“每年為群眾辦3件實事”
寬敞的道路,整齊的綠化帶,熱鬧的大市場,歡聲笑語的幼兒園……現在的國莊村,村民越來越富,村莊越來越美。
在國莊村黨群服務中心,寬敞的辦公環境和先進的音響設備讓這里的群眾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2017年,國金尚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自籌資金40多萬元建設了3層的村“兩委”辦公樓,告別了以往辦公條件簡陋、黨內組織生活“東奔西走”的狀況,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
“每年為群眾辦3件實事,這是村‘兩委’班子對大家的承諾。”國金尚說。事實上,每年國莊村村“兩委”為村民辦的事不止3件,而這句口號,已經成為國金尚和國莊村村“兩委”班子成員時刻不敢忘記的奮斗目標。
新農村有了新面貌
在國莊村村委會辦公室南側,有一處綜合農貿市場和一條商業街。每逢節假日,這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以前,這里就是一處廢棄溝渠。”在國莊村商業街上,國金尚說,為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增加村集體收入,他們研究決定,對廢棄溝渠進行改造利用。目前,這里已經建成了一條長500米的商業街,共有47家商戶入駐,修建了占地約15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內設160個柜臺,有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國莊村還以培育文明村風為著力點,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美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建設了村文化廣場、村民文化中心、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
在國金尚的帶領下,國莊村辦教育、興文化、強經濟、拓市場,走出了鄉村振興的堅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