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街上一家家店鋪在顯眼位置懸掛的‘擁軍店’牌匾,作為軍人感覺很自豪!”
“走在開發區,一條條擁軍標語,一個個街邊擁軍小景和宣傳欄,讓我對軍人充滿崇高敬意!”
……
百業擁軍熱潮涌,軍民融合譜新篇。“我們建成了全省首家‘軍人驛站’,在城市街道繁華地段建設新時代雙擁打卡地,打造普惠軍人的擁軍門店近百家,開創了新時代軍民融合新局面。”7月6日,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東昌說。
聚焦聚力新時代雙擁工作,今年以來,開發區精準發力、打造特色、緊貼服務,在促進融合發展上用實勁,在深化雙擁共建上謀實招,以實際行動不斷擦亮聊城全國雙擁模范城的“金名片”。
(一)
軍民情誼、魚水深情,怎樣才能讓軍人成為新時代受尊崇、受尊敬、得實惠的人?
前不久,開發區優秀退役軍人——蔣官屯街道廣福劉小區居民王照青、李太屯小區居民張金奎的照片和事跡登上了黃山路的雙擁宣傳欄。“因戰7級傷殘”“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為地方經濟建設貢獻力量”……兩位老兵的事跡感動著路過的市民。
“崢嶸歲月稠”“為有犧牲多壯志”……開發區積極探索雙擁宣傳新模式,在黃山路兩側打造出內容豐富、亮點紛呈的雙擁文化連廊,深化“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民魚水情誼。
雖然建成時間不長,但雙擁文化連廊中直觀醒目、沖擊力強的各種雕塑、宣傳欄,已成為市民休閑駐足、拍照合影的打卡地。潛移默化中,雙擁花更艷,魚水情更濃,開發區軍民同心,共筑新時代雙擁連心橋。
(二)
“前幾天我請朋友在開發區小尾羊火鍋店吃飯,由于我是退役軍人,火鍋店給我8.1折優惠,讓我非常感動!”7月6日,退役軍人李其告訴記者。
一朝戎裝,一生榮耀。新形勢下,對軍人的關心愛護更需要實際舉措。在雙擁文化連廊建設的基礎上,開發區召開工商企業代表、市民代表專題座談會,圍繞“軍人保家衛國犧牲奉獻,我該做什么”主題進行討論,極大地激發了市民群眾尊崇軍人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打開開發區“心系橄欖綠”微信小程序,飯館、超市、茶館、推拿店、理發店等近百家擁軍門店一覽無余。每家店鋪的詳情頁中都標注了對軍人的優惠折扣,還有地圖導航等線上服務,有的商家還標明“優先招聘優撫對象”。
“我們聯合優途酒店公司建設了全省首家‘軍人驛站’,面向現役軍人及部隊文職人員每天推出2間免費擁軍客房。”開發區發展保障部部長葛慶安介紹,(上接A1版)很多店鋪經營者主動和政府部門聯系,要求加入擁軍行列。他們有的對殘疾軍人實行住宿全部免費,有的對現役軍人探親時的全家聚餐給予五折優惠……在開發區,擁軍愛軍的做法不勝枚舉。
通過政府引領,開發區擁軍熱潮撲面而來,雙擁工作精彩紛呈。
(三)
在開發區蔣官屯街道桑海村的鄉村主道旁,3000棵小白楊迎著陽光展露盎然綠意。這是開發區今年新建的“軍民情雙擁林”。
“我們要將軍人良好的傳統、過硬的作風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用軍人的作風激勵黨員干部愛崗敬業、爭先進位,努力培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擔當作為、敢于斗爭的紅色根脈傳承人。”葛慶安說。
在雙擁工作中,開發區始終把軍人“想什么、需要什么”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抓好“實”和“事”,竭力為軍人提供優質服務。今年開發區開展退役軍人保障法專題輔導講座等愛心惠軍行動10余次,近期,還和聊城農商銀行東城支行簽訂合作協議書,為軍人創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為擁軍門店提供貼息貸款。
劉東昌說:“按照‘雙擁促融合,共建謀發展’的工作理念,開發區將不斷提高新時代雙擁工作水平,軍地合力、軍民同心,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不斷開創軍政軍民團結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