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冠縣緊貼實際、突出特色、創新方式,開辟出宣傳陣地、學習陣地、文化陣地、實踐陣地“四大陣地”,在全縣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廣場上有很多黨史知識宣傳欄,每次遛彎兒我都會停下來看看。”7月16日,駐足位于冠縣振興路中信花園西北的黨建文化廣場,冠縣居民王博說。
為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冠縣制作“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學黨史、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宣傳條幅,利用村莊、單位電子屏滾動播放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標語,并在公共場所設置展板、宣傳欄,讓各個區域隨處可見“紅色風景”,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宣傳陣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聽了黨課,我才知道原來冠縣有這么多生動感人的紅色故事。現在,聽黨史故事成了我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7月15日,梁堂鎮宣傳干事趙久超說。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冠縣堅持線上、線下齊步走,打造學習陣地: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傳遞紅色聲音,講述冠縣故事”系列有聲黨課專欄,每周推送冠縣革命故事和先烈事跡。
目前,冠縣已推出紅色故事有聲黨課10期、趙健民系列有聲黨課35期;圍繞現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革命遺跡,投資1200萬余元,打造紅色教育經典路線,開展感悟式、融入式、體驗式教學300余場次,受教育干部群眾達5萬人次,打造了黨史學習教育品牌。
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冠縣推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五個百”活動:百場紅色經典故事會、百堂紅色思政課、百場紅色地方黨史流動課堂、百場紅色戲曲、百場紅色歌曲大合唱,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陣地。
截至目前,百場紅色地方黨史流動課堂已舉辦32場;依據發生在冠縣的真實故事編排的蛤蟆嗡紅色小戲《三起轎》和《擺渡》已巡演26場。
該縣結合“三遍訪”、社區“雙報到”、12345市民熱線等工作,打造解決民生事項的實踐陣地,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為解決居民收取快遞難題,冠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設置安裝“智能快遞柜”列入民生實事清單,以金和灣小區作為試點,安裝智能快遞柜,方便業主隨時掃二維碼取件。
“有了智能快遞柜,拿著手機一掃碼,就能輕松找到自己的快遞,太方便了。”7月14日,金和灣小區業主李建方拿著剛取出的快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