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凌晨5點的聊城嗎?聊城大學龍舟隊教練呂艷麗和她的隊員們幾乎天天能見到。5點起床,5點30分準時到訓練場,成為呂艷麗17年教練生涯的日常。
7月21日,東昌湖金鳳廣場,細雨蒙蒙,燕子低飛。一早,聊城大學龍舟隊的隊員便陸續到來準備訓練。由于天氣原因,呂艷麗決定把訓練場地改在聊城大學田徑場。訓練地點和方式變了,但兩個小時的訓練時間雷打不動,一分鐘不能少。
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將于7月24日至25日在東昌湖金鳳廣場水域舉行。這次比賽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學承辦,共有47所高校、69支隊伍、964名運動員參加,為歷年來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據統計,參加本次龍舟錦標賽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蘇州大學、武漢大學等,聊城大學將派出4支參賽隊和1名領隊、2名教練共計59人參加。
這是聊城市第一次承辦高規格、高水平的龍舟賽事,從競爭城市中勝出,顯示了聊城市卓越的組織力、強大的競爭力。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賽事選擇聊城實乃水到渠成之舉。
選擇聊城,水到渠成——因為這里有一支青春的隊伍。聊城大學龍舟隊2002年組建至今,參加世界龍舟錦標賽、世界大學生龍舟錦標賽、亞洲龍舟錦標賽等各種賽事213次,奪金率達39.08%。在前八屆中大學生龍舟錦標賽比賽中,聊城大學龍舟隊獲得了5屆冠軍,4次代表中國參加亞洲和世界錦標賽。
有人不解,聊城大學龍舟隊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為什么總是有那么好的成績?呂艷麗說,隊員每年更換,聊大“龍舟精神”永遠保留了下來。當她走進榮譽室,看到那些獎杯、獎狀、錦旗時,一個個揮汗如雨的比賽場景、一個個激動人心的高光時刻就會在眼前浮現。在賽場上,無論勝敗她從不流淚,但在榮譽室里,她會情不自禁地淚眼蒙眬。只有拼搏來的幸福,沒有等來的成功,她認為,只要聊大“龍舟精神”在,就不懼任何困難和對手。
選擇聊城,水到渠成——因為這是一座青春的城市。水是生命的象征,是青春的顏色。歷史上的聊城因水而興,“富庶甲齊郡”“江北一都會”,而今,“藍天碧水工程”使生態聊城成色更足,“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業新聊城”正托起聊城人穩穩的幸福,讓“江北水城”的城市品牌享譽全國。風光旖旎的東昌湖,不僅是得天獨厚的比賽場所,更是聊城的金字招牌,通過大學生龍舟錦標賽這一平臺,聊城將在更多嘉賓面前展現青春之形象、展示不凡之實力。聊城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張雪臨認為,中國大學生龍舟錦標賽之于聊城,已不僅僅是一項賽事,更是一種精神和力量的展示。
龍舟比賽是一項群眾運動,也是一項很能體現團隊精神的運動。聊大“龍舟精神”是在聊城大地上涵養起來的,正在聊城大地延展開來,必將成為聊城“響應黨中央號召、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的一種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