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在東阿縣召開的“膠子回鄉情牽故里”主題雙招雙引大會上,感念于家鄉父老的真誠和熱情,北京澤林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林當場拍板,投資1.1億元在東阿建設豪事達智能家居項目,支持家鄉發展。
2020年3月,拿到項目開工許可證后,豪事達智能家居項目在東阿經濟開發區破土動工。僅僅8個月時間,該項目就成功投產,成為東阿雙招雙引的成功案例。當年動工、當年投產展現了“大干快上”的東阿速度。
如今的豪事達智能家居項目,已成長為年產值達10億元、擁有100余項專利的魯西智能家電制造領軍企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項目在東阿落地生根,它們在東阿這片福澤深厚的土地上成長壯大,東阿幫包干部用熱情和真誠的服務,激活了非公企業發展紅色引擎。
“紅幫辦”——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
“最近每天都有周邊縣市的領導來參觀考察,作為企業的‘娘家人’,我們必須緊盯一線,隨叫隨到。”7月20日,記者在豪事達智能家居項目現場見到了東阿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企業幫包專員楊銳,早晨6點,他就已經到項目現場了。
“從項目開工到建成,我每天都盯在這里,這里已經成為我的第二個家。”楊銳說,像他這樣的幫包專員,在東阿縣有100多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幫辦”。
為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東阿縣堅持黨建引領非公企業發展,推出了“紅幫辦”品牌,組建了縣級領導干部、縣直部門骨干、開發區黨建指導員為主體的三級“幫辦隊伍”,黨員掛牌上崗、亮明身份,聚焦雙招雙引、項目建設重點工作,為東阿經濟開發區18個重點項目和188家生產類企業跑腿,力求在服務質量上做加法,在辦理時限上做減法,為非公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全程服務”,助推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周一到周五,黨建指導員駐企幫困解難,每周六,縣委主要負責同志現場辦公,推動不同部門、不同層級關聯事項一鏈辦理,最大限度地為企業、職工提供便利,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東阿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紅幫辦”專員張德鳳說。
臨時黨支部——項目建設的“助推器”
“有困難,找支部。”這是唐林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據他介紹,在豪事達智能家居項目建設初期,東阿開發區黨工委就在項目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并將項目幫包專班、項目方和施工方三方共13名黨員納入臨時黨支部。從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到開工建設,臨時黨支部主動靠前,跟蹤服務,及時研究和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家鄉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他深受觸動。
“公司計劃生產一款小分子肽產品,但我不了解產品申報、審批流程,能不能幫忙想想辦法?”近日,“紅幫辦”專員郭學文在走訪辰康藥業項目時,被該公司的工作人員攔下問道。
了解到企業的訴求后,郭學文立即將問題反饋到項目幫包微信群,在臨時黨支部成員的群策群力下,問題馬上得到解決。
“東阿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剛推出一款新產品,對于申報流程,他們有足夠的經驗,走,我帶你去看看!”說完,郭學文帶著企業負責人到東阿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學習。不到半天時間,辰康藥業就準備好了新產品申報所需資料,完成了申報。
在項目上成立臨時黨支部,是東阿縣積極探索“項目黨建”模式的有益嘗試。在臨時黨支部的帶動下,各參建項目單位之間“比學趕超”的氛圍愈加濃厚,他們將一項又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為現實。“我們重新完善了黨支部評星定級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連續兩次評定為五星級黨支部的可優先享受政策支持。”東阿經濟開發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王魯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