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記者走進莘縣大張家鎮紅廟村,只見一棟棟漂亮的兩層小樓整齊排列,村頭的蟠桃采摘園內,果實掛滿了枝頭。
紅廟村黨支部領辦了莘縣紅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80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種植蟠桃、葡萄等,吸引了聊城、濮陽、邯鄲等地的大批游客前來采摘觀光。今年,采摘園的果樹進入盛果期,預計僅蟠桃一項就可收入75萬元左右。
紅廟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村,抗日戰爭中后期是冀魯豫邊區黨委、中共冀魯豫(平原)分局所在地,有“華北小延安”之稱。近年來,該村大力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創新基層治理和發展模式,走上了以組織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的路子。
紅廟村以莘縣紅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積極實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一體化發展模式,建立現代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發動村民以承包土地或勞動力入股,抱團闖市場。2020年,合作社種植的蟠桃喜獲豐收,遠銷北京、天津等地,村集體和村民按股分紅,村集體增收8.5萬元,村民人均分紅8000元。今年,蟠桃和葡萄長勢良好,豐收在即,預計可產生經濟效益760萬元。在村黨支部的感召下,10余名青年人才返鄉加入合作社,扎根鄉土創業興業。
紅廟村依托本地紅色資源優勢,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以合作社為主體與深圳鐵漢生態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積極打造紅色生態旅游項目。該村保留133戶特色民居作為紅廟村風俗展區,其余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建成了200余座寬敞明亮的別墅式小樓。白墻灰瓦的新居整齊排列,柏油路上一塵不染,花草樹木點綴其間,仿佛一幅展開的水墨畫。厚重的紅色底蘊和美麗的田園風光每年吸引超過7000名游客來訪,帶動了該村餐飲、農家樂等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每年產生經濟效益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