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體會議上,市委書記孫愛軍指出,對聊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來說,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著力點就是改變聊城相對落后的發展面貌,推動各項工作在全省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奮力實現在魯西大地率先崛起。
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奮力實現在魯西大地率先崛起,必須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在高質量發展上領先,就會步步領先,贏得發展的主動;反之,在高質量發展上落后,就會造成其他方面的被動落后。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思想上堅定不移。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上游移,必然導致行動上遲緩;思想上堅定,行動上才能堅決。為此,要在行動上解困,就要先從思想上破題。聊城市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消耗大、排放高等問題較為突出,成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一大制約。要抱定“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觀念,下決心早解決,如果搞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兜兜轉轉又走回老路,就永遠不可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旦錯失難得的發展機遇,落后于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將無法面對歷史和人民。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行動上堅定不移。如果把高質量發展比作高山,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如果把高質量發展比作長路,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去年,聊城市在煤炭壓減上背水一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比2018年壓減了800萬噸,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圓滿完成。今年前5個月,魯西集團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甲酸實現翻倍增長。過去一年多,中通客車在抗擊疫情中奮力前行,海外訂單激增;信發集團、東阿阿膠等一批傳統行業的骨干企業都邁出了戰略合作、轉型升級的新步伐。實踐證明,抱殘守缺只會越來越殘缺,高質量發展才是光明大道。我們要解放思想、開動腦筋,要強調斗爭精神,放手放膽,要敢于打破條條框框、勇于摒棄清規戒律,把一個個“不可能”變為“可能”。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沿著這條光明大道走下去,就一定能推動經濟結構實現深刻調整,走上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創新上堅定不移。在全市重點項目上半年現場觀摩會上,8個縣市區和3個市屬開發區的66個重點項目展開擂臺賽,這是對項目建設的檢閱,也是對各地高質量發展的巡禮。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是克服困難的“工具”。目前,我們的工具箱里,這樣的“工具”還不是很多。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本出路在于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要進一步聚焦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補短板強弱項,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刮骨療毒”,推動一系列機制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讓工具箱里的“工具”多起來,以持續不斷的創新成果確保高質量發展。
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8%,居全省第8位;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1.8%、28.1%、12.3%,居全省第1、第1、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6.6%、21.5%,居全省第8、第6位。
半年成績單,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也是進一步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全市上下要以學習貫徹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為契機,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落實制造業強市、項目為王、“雙招雙引”是經濟工作生命線的“三個理念”,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