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6歲的少年癡迷動物醫學,村里誰家家禽牲畜病了,他都要去看看。
2021年,54歲的他,依然忙里忙外,看病開藥,繼續堅守做一名獸醫的初心。
因30年扎根基層,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臨清市尚店鎮農業技術員孫樹民最近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
情系百姓 熱情服務
動物醫學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或是驚心動魄的冒險,它只是一曲充滿細碎日常和溫暖情感的鄉村小調。
“老孫,快去家里看看吧,我家小牛打了破傷風針,可現在持續發燒……”尚店鎮焦東村的老李進門就拉著孫樹民走。
“你就別著急,我拿上藥就走。”8月12日,孫樹民一邊安撫養殖戶,一邊收拾自己的藥箱。
孫樹民生在農村,深深體恤農民創業的辛苦,多年來一直扎根農村,服務農民,享受著為農民服務的快樂。他總是說著這樣一句話:都是農民,一頭牛幾千塊錢,一頭豬幾百塊錢,也許對別人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年的利潤和希望,咱是搞服務的,打心里表示理解。憑著精良的技術和一顆熱忱的心,他服務著萬千養殖戶,同時也收獲著群眾的信任和敬重。
做好防疫 避免損失
做好疫病防治是發展養殖業的保障。
由于預防工作做得到位,孫樹民每年為群眾挽回巨大的經濟損失。他帶領村級防疫員,平均每年防疫黃牛1.4萬頭、羊3.8萬只、家禽120萬只次,確保轄區內無重大疫病發生。
尚店鎮素有養殖傳統,是遠近聞名的養殖大鎮,畜禽產業預防的任務很重。有一年冬天,大雪飄飛,他接到上級通知,要立即開展家畜流行病防疫,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即組織技術隊伍,踏雪行走在鄉間小路。整整15天,每天兩條腿裹著泥雪,有時全身濕透,每進到一個養殖戶家中,他都會被極力地挽留,“哪怕喝上一碗熱水再走”,他笑著拒絕了,按時完成了全部防疫任務。有力控制了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保護了養殖戶經濟利益,也為人民的身體健康提供了保障。
不怕困難 勇挑重擔
“這是一份平凡的職業,也是一份值得用一生守護的職業。”孫樹民說。
基層獸醫工作中,存在很多風險。“采血驗血、人畜共患病、牛頂驢踢,都是高風險。”孫樹民簡單列舉了工作中的難題。
王建峰是孫樹民的好友,他眼中的獸醫工作是:鉆進惡臭的圈舍,無論寒暑,都要“踏糞而行”;看病開藥,采血助產,都是一線工作。
孫樹民還長期研究黃牛改良技術,從1991年開始,他通過人工授精技術,每年改良黃牛、奶牛1000余頭。僅此一項就為養殖戶增收上千萬元。
在孫樹民的技術帶動下,尚店鎮及周邊鄉鎮目前已經建立示范養殖場(小區)30個,規模戶200余戶;輻射帶動的畜旺養殖合作社的會員規模也由開始的5戶發展到了現在的30余戶。坐落在尚店鎮的聊城地區最大的規?;瘶藴驶膛pB殖企業——臨清乳泰牧業有限公司,也邀請他做疫病診療顧問。
現在他每年免費印發免疫程序表萬余份,定期培訓養殖專業戶600余戶,多次聘請專家授課。他還把自己的電話設成24小時服務熱線,兌現了“一個電話,服務到家”的承諾。
他說,他的夢想是,讓尚店鎮的養殖產業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