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聊城 > 正文

聊城:跨越63年的“生死重聚”

來源:聊城日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21-08-19 16:45:26

  從東阿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2000多公里。

  從1958年到2021年,63年。

  如今,位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成了年近七旬的張桂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因為那里埋葬著他的父親張效范。

  6月29日,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張桂英在父親墓前放聲悲哭,長跪不起。一甲子無處寄托的思念,在那一刻徹底釋放。

  祭拜之后,張桂英繞著父親的墳墓,緩緩灑下她從老家帶來的黃土。一抔黃土,帶去親人的思念,陪伴烈士的英靈。

  張桂英對于父親的記憶,只有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照片里,年輕的父親穿著嶄新的軍裝,眼睛炯炯有神,散發出英武之氣。這張照片,也是張效范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

  1956年,張效范入伍,隨部隊奔赴朝鮮,幫助朝鮮人民進行戰后重建。回國后,張效范隨原部隊編入鐵十師,參加清綠鐵路建設,此后再無音信。

  父親到底在哪里?幾十年來,張桂英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卻始終沒找到答案。

  張效范入伍時,張桂英剛4個月大。幾十年音信全無,張桂英對父親的思念無處寄托。

  張桂英盼啊盼,60多年過去,自己成了年過花甲的老人;張桂英的老母親盼啊盼,60多年過去,滿頭青絲變白發。

  兩人的期盼,今年有了結果。“為烈士尋親,為親人圓夢”活動引發社會關注,在多方努力下,最終確定張效范烈士埋葬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

  “在愛心人士和東阿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終于找到了父親。”張桂英告訴記者。

  得知父親的埋骨之地后,到父親墓前祭掃,成了張桂英最大的心愿。

  為幫老人完成心愿,東阿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與東風航天城相關部門溝通后,決定陪著張桂英一起去酒泉。

  啟程的前一天,按照老家習俗,張桂英包了一蓋簾的餃子,白菜豬肉餡兒的,每一個餃子都包了滿滿的餡兒。她說,要把60多年的思念和委屈全都包進去,帶給父親。

  此外,張桂英還為同樣長眠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的父親的戰友們準備了祭奠物品。張桂英說:“有戰友陪著,父親不會孤單。”

  6月28日一大早,張桂英和兒子岳華,在東阿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和愛心人士的陪同下,啟程趕赴酒泉。

  要離開東阿了,張桂英的心情十分忐忑,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鄉,也是第一次坐飛機到那么遠的地方去。

  她曾無數次夢見過父親,也曾無數次幻想與父親相見的場景,如今,這個夢要變成現實了,她卻顯得無比緊張和不安。她不知道父親會不會怪罪她60多年后才去看望,她有很多話要對父親說,應該先說哪一句?

  一路顛簸,一路期待。十幾個小時后,張桂英終于踏上了父親曾經戰斗過的那片土地。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滿眼的黃沙,讓張桂英愈發感受到父親當年的艱苦和不易。

  來到東風航天城,已經是傍晚時分,部隊領導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并帶他們參觀了史館。看著當年的一張張照片,了解了那段艱苦而又激情燃燒的歲月,張桂英恨不得立刻去祭拜她無比思念的父親。

  第二天上午,在部隊領導陪同下,他們終于來到了被酒泉航天人視為精神之源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

  男兒熱血灑戈壁,烈士忠骨埋大漠。至此,一對分別60余載的父女終于重聚。

  “爹啊,我來看你了。”張桂英悲不自勝。女兒終于找到了父親,只是父親再也回不來了。

  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安葬著760多名為祖國航天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特別是在東風航天城建設初期,10萬大軍挺進戈壁,建設者們隱姓埋名,戰天斗地。有的犧牲后就近安葬,多年后遷入陵園;有的生平信息已無從查證,墓碑上只刻著烈士之墓4個字。通過為烈士尋親活動,他們的名字再次被人們憶起,張效范烈士就是其中之一。

  1958年12月29日,時任鐵道兵某部副班長的張效范在執行清綠鐵路鋪軌任務時,不幸犧牲。

  “我60多歲了,如果還沒找到父親,怕是……”張桂英站在茫茫戈壁,四下望去,全是父親的身影。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AV网站在线 |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