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昌府區(qū)蒲公英行動志愿者協(xié)會會長王靜十分忙碌。協(xié)會是東昌府區(qū)“牽手關愛行動”項目執(zhí)行方,王靜和志愿者們這段時間走訪了東昌府區(qū)169名“牽手關愛行動”項目幫扶兒童。
“牽手關愛行動”是全市共青團多年堅持推動的重點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之一,由各級團組織招募志愿者結對幫扶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孤殘兒童等特殊群體,常態(tài)化開展親情陪伴、學業(yè)輔導、心愿達成、感受城市和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多年來,“牽手關愛行動”解決了農村貧困留守兒童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用大愛之心照亮了他們的成長之路。
與682名困境兒童“結親”
8月18日,王靜和志愿者來到閆寺街道北張村,走訪看望小新和小珂(均為化名)兄弟二人。他們的父親7年前因病去世,母親出走,兩人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王靜說,她和志愿者每月至少走訪一次,“每次來,兩兄弟就像過節(jié)一樣高興”。
在幫扶名單中,像小新、小珂兄弟二人一樣的孩子,還有680名。今年,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團市委結合“希望小屋”項目,深化推進“牽手關愛行動”項目,讓682名兒童得到了全面呵護。志愿者們和困境兒童“結親”,常態(tài)化開展親情陪伴、學業(yè)輔導、心愿達成、感受城市和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
為了讓“牽手關愛行動”更加規(guī)范,聊城團市委建立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今年1月,團市委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深化聊城市“牽手關愛行動”的通知》,對項目實施作了全面安排部署;2月,印發(fā)《關于做好寒假春節(jié)期間“牽手關愛行動”的通知》,對父母雙方均就地過年的兒童進行重點關注和走訪;6月,組織召開了聊城市“希望小屋”牽手關愛行動骨干志愿者培訓會。
幫扶活動各具特色
6月5日,侯營鎮(zhèn)辛莊村的小衡和小燕(均為化名)第一次外出游玩。他們和其他30名兒童在志愿者帶領下,來到東阿阿膠城和中國阿膠博物館。看到古色古香的影視城、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博物館,兄妹二人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帶領困境兒童感受城市,是“牽手關愛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以來,東昌府區(qū)先后分5批組織127名困境兒童開展感受城市和心愿達成等活動,臨清先后4次組織91名兒童開展感受城市活動,莘縣先后組織53名兒童,赴新華書店、電影院、生態(tài)園、美術館等場館開展感受城市活動……
幫扶活動各有特色,關愛行動溫情滿滿。團市委、市民政局聯(lián)合開展溫暖過年活動,組織志愿者給困境兒童送去節(jié)日問候。團市委機關干部到困境兒童家中走訪慰問,送去了慰問禮品和防疫物資。冠縣團縣委、茌平團區(qū)委、東阿團縣委分別為困境兒童送上了“微心愿”關愛禮物。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聊城各級團組織還加強了對困境兒童的紅色文化教育。陽谷團縣委先后組織93名兒童赴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戰(zhàn)役紀念園等地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等活動;高唐團縣委組織17名兒童到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文化之旅。
打造特色關愛品牌
開展“牽手關愛行動”的資金從哪里來?項目專項資金管理方、聊城市尚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常靜介紹,聊城市“牽手關愛行動”2021年專項資金是團市委聯(lián)合尚善社工,通過騰訊公益平臺和泰山慈善基金會面向社會募捐的愛心資金,資金總額為226518元,每人按照290元標準撥付。今年5月,團市委專門印發(fā)《關于加強聊城市“牽手關愛行動”2021年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通知》,對資金使用進行了規(guī)范。
6月19日,團市委舉辦了聊城市“希望小屋”牽手關愛行動骨干志愿者培訓會,濟南市睦恩公益服務中心發(fā)起人燕操為志愿者授課。她是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yè)碩士、齊魯和諧使者,從事公益實踐12年。她帶來的課程,既有理論深度,又有現(xiàn)實溫度,與會志愿者受益匪淺。
團市委青年發(fā)展部部長、四級調研員宋培濤介紹,聊城團市委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依托社會組織、社區(qū)資源和志愿服務力量,把對困境兒童的關愛落到了實處。
“今后,團市委將繼續(xù)整合社會力量,不斷豐富行動內涵,將‘牽手關愛行動’向縱深推進,努力打造特色關愛品牌。”宋培濤說。